专题04,诗歌鉴赏(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必修上册)【精选推荐】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0-29 13:05:5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题04,诗歌鉴赏(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必修上册)【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专题04,诗歌鉴赏(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必修上册)【精选推荐】

 

 专题 04

 诗歌鉴赏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课内诗歌鉴赏

 【文章主旨】

 7.1 《短歌行》:

 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但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是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抒发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7.2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其一)》主要描写了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官场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以及对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象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8.2 《登高》:

 全诗抒发了诗人飘荡无依,老病孤愁的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全诗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之情。

  8.3 《琵琶行(并序)》: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写作特点】

 7.1 《短歌行》:

 第一,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全诗在深沉忧郁的气氛中激荡着一种慷慨昂扬的情绪。既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浩叹,又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广纳贤才,统一国家的决心。

 第二,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用《诗经》成句,化用《管子》《韩诗外传》中的语意,皆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而不露痕迹。

 第三,比兴手法。如“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招纳贤才,多多益善。都起兴恰当,比喻贴切。第四,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

 7.2 《归园田居》:

 1.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四句是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房舍简陋,可树影婆娑,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恬静幽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是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

 2.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又有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

 3.白描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4.用字精炼 例如,“荫”字写出了树木高大,枝叶繁茂,树荫浓密,遮住了浓烈的阳光,带给人一室的清凉。“罗”字写出了花儿很繁盛,层层叠叠的,竞相绽放。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8.2 《登高》:

 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即胡应麟所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薮·内编》卷五),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不仅对得自然、工整,而且还用了一句中自相对偶的当句对法,如以“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

 2.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是所谓“诗之媒”;后四句抒情,是所谓“诗之胚”。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渚)。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

 8.3 《琵琶行(并序)》:

 1.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如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

 2.以情动人。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如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

 3.画面精采,音乐的表现十分传神。(1)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如秋江夜别“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2)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绘出画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画面传神地描绘了琵琶女娇羞的神情和犹豫迟疑的复杂心理。

 4.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本诗所叙之事(秋夜江头送客、琵琶女的悲剧命运、作者的贬谪生活)饱含的感情成分;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人物的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人物以抒情方式倾诉悲怀;精当的说明和议论的巧妙穿插,“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初为《霓裳》后《六幺》”“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对于塑造琵琶女的形象,有画龙点睛之妙,也是不容忽视的。

 5.形象类比,抒情言志。《琵琶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在中唐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畸形繁荣的生活环境里,在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现实的典型意义。

 6.结构谨严。诗从“送客”起笔,继而写了“寻声”,“邀弹”“询问”“诉衷”“感慨”等一系列互相关联,层层推进的情节。这些情节分则各为一个场面,合则是一篇完整、和谐的诗篇。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更加意深而味隐,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二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必备知识及解题技巧

 【诗歌常见题材】

 山水田园诗:

 1、意象:青山 绿水 溪流 松 竹 梅 荷花 菊花 鸟 清风 明月 夕阳 桑麻 花圃 鸡犬 村庄 轩窗 2、风格:清新质朴 典雅 直白 悠远宁静

 恬淡

 闲适 舒适 洗练

 3、情感:赞美自然风光,寄情山水,厌恶官场名利功名,淡泊名利,鄙弃世俗,超凡脱俗,追求自由、闲适、淡雅的田园生活,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二、边塞征战诗:

 1、意象:青海 玉门 黄河 黑山 燕山 楼兰 阴山 孤城 沙场 受降城 无定河 单于

 匈奴 李广 美酒 葡萄 羌笛 帐篷 旌旗 鼓角 弓箭 风雪 2、风格:辽阔壮美 严寒凄凉 慷慨豪迈 视死如归 悲凉惨烈 思乡怀亲 胜利喜悦 雄奇苍劲 高原空旷 3、情感:赞美边塞自然风光,环境严寒荒凉,生活艰辛,战争惨烈,思乡怀亲,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胜利凯旋,不满朝廷,穷兵黩武,不修战备,抨击主降派,讽刺朝廷无能。

 三、别离贬谪诗: 1、意象:长亭 南浦 灞桥 杨柳 夕阳 江水 孤帆 瘦马(班马)美酒 杜鹃 乌鸦 鹧鸪

 2、风格:凄凉 悲伤 婉约 豪迈 博大胸怀 低沉抑郁 3、情感:依依不舍,深情厚谊,忧虑担心,思亲怀友,安慰祝福,博大胸怀,别后思念,设想未来。

 四、思乡怀亲诗:

 1、意象:鸿鸽 大雁 猿鸣 笛声 杜鹃 明月 烟雾 日暮 清明 中秋 登高

 2、风格:悲凉 惆怅 压抑 苦闷 孤独 仇怨 无奈 3、情感:羁旅愁思,宦海漂泊,旅途艰辛,私有怀亲。

 五、咏史怀古诗:

 1、意象:赤壁 皇帝 折戟 黄金台 玉龙 陶渊明 明妃 诸葛亮 李广 2、风格:苍凉 无常 无奈 3、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建功立业,历史沧桑,世事无常,古今变迁,昔盛今衰,皇帝重用人才或昏聩无能,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

 六、闺怨思妇诗:

 1、意象:烟雾 香气 云鬓 娥眉 罗裳 衾枕 纱橱 珠帘 大雁 流水 落花 烟柳 梧桐 滴漏 2、风格:哀怨 凄婉 感伤 孤单 思念

 3、感情:男女绵绵深情,无限牵挂,思念丈夫的寂寞,虚度光阴,青春易逝,向往自由生活。

 七、咏物诗:

 1、意象:梅兰竹菊 2、风格:托物寓意

 虚实结合

 由物及人 深刻内敛 3、感情:抒发高洁志趣,仕途沉浮,有志难伸。

  【形象类题目技巧点拨】

  人物形象答题技巧

 分析方法:

 1. 要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风格、理想抱负等有所了解。

 2.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 分析诗中词句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人物思想感情;借助意象、重要词语,运用典故、想象、比喻等技巧,感知人物形象。

 答题步骤:

 ①点出特点。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②概括分析。结合全诗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

 ③概括情感。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

  景物形象(意象意境)答题技巧

 分析景物的特点或者作用:

 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意境类题目: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忠实于原诗,二语言力求优美。

 ②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的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怎样“感伤”。

  事物形象答题技巧

 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字词类题目技巧点拨】

  赏析诗歌重点字词(炼字)答题技巧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译; 3、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答题技巧

 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技巧手法类题目点拨】

 常见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语言风格类题目点拨】

 答题步骤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语言风格分类 1 1 】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

推荐访问:诗歌鉴赏(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必修上册) 串讲 上册 高一
上一篇: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5.1家和万事兴,第1课时,学案(范文推荐)
下一篇: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2《项脊轩志》导学案(全文完整)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