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教育简

来源:教育整顿 发布时间:2022-06-24 20:50: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吉游戏教育简,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教育简5篇

安吉游戏教育简篇1

安吉游戏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

原创 早期教育 2018-05-09

作者 王满霞 丁海东

“安吉游戏”用实际的行动落实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游戏故事”是安吉游戏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这里所谓的“游戏故事”指从游戏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幼儿以自己游戏的主题、内容、情景、体验等为内容所绘制的绘画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故事与学习经验。“游戏故事”作为安吉游戏课程的一种积极探索,载寓着现代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新取向。

一、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实践

安吉“游戏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准备、自主游戏、后续解读三个步骤。

前期准备

幼儿采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游戏故事”。为什么会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记录呢?安吉的幼儿又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首先,为什么选择绘画方式记录“游戏故事”?

塞茨认为,人类“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是绘画表达,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孩子天性喜欢画画,他们的画是其所思所想最自然的表达。孩子从2岁左右就开始了涂鸦。安吉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经常将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发现的事情、遇到的困难等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除了绘画,孩子也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象征符号加入到“游戏故事”中。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们是那么自由,他们自主地选择绘画主题、随心所欲地创作。所以,安吉教师认为,支持、引导幼儿将绘画应用到“游戏故事”的记录上来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是可取的。

其次,安吉的幼儿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安吉教师先是让幼儿一张一张地画,然后借助绘本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画自己的故事本。安吉教师精心筛选不同主题、内容、表达方式、布局(图与文的关系、一事一页、一事多页、一页多幅)的优秀绘本,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挖掘绘本故事中的词汇、语句、画面、节奏语气等有益经验,学习里面的词汇、符号、肢体动作、环境暗示等来记录、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游戏,然后逐渐迁移到“游戏故事”中。幼儿慢慢学会了用线条、颜色、图形、符号等来记录、表达自己的游戏体验,他们的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等能力都获得了发展。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画的画和“写”的字跟大人的很不一样,他们担心自己会被笑话。教师们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在引导孩子画画、画字的同时,注意营造鼓励、接纳的环境氛围。当孩子用线条勾勒出画面、用符号或线条画出文字似的图形、写出自创式文字的时候,教师予以鼓励、接纳的回应: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定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好。在安吉,“坚持就是胜利”这一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自主游戏

不同的游戏类型有不同的流程,具体的流程也会根据游戏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相应调整。以建构游戏为例,大致流程如下:“选择、设计、确定游戏主题——自由游戏——拍照片/视频——(照片/视频/图纸)展示、分享——绘画+符号文字记录——(图纸+游戏故事作品)分享、交流——游戏故事本(可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教师将符号文字转化为书面文字(撰写典型游戏故事)——游戏故事墙展示”。我们可依据此流程划分为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三个阶段来展开阐述。

1.游戏前: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建构游戏的典型特征,其他类型游戏则可以在游戏前让幼儿自由讨论游戏的主题、内容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自由分组后就开始讨论、确定搭建的主题、内容、画图等,最终合作完成一幅设计图。

在讨论中,幼儿积极调动相关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自主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此过程有利于幼儿语言、认知、社会交往、情绪情感、动作等多方面的发展。不同小组的设计进度有快有慢,先设计好的小组可以带着游戏图去玩;
进度慢的可以设计好之后再去;
实在设计不出来,也是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如跟别的小组协商加入别人的游戏,或者到游戏场地后边玩边设计,教师不会轻易介入。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的游戏主题、设计及实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充分相信幼儿,扮演好观察者、支持者、记录者的角色。

2.游戏中:自主探索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们利用手机等设备拍照片和视频,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精彩瞬间。进入游戏场地后,孩子们自己搬运所需的材料,有的是边搬边搭,有的是先搬一些材料搭建,不够了再去搬。谁来搭建、谁来搬运、谁来搭建哪一部分等都是自主协商决定的。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与冲突,教师不会去干预,而是给幼儿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游戏结束后,幼儿自己将材料送回材料区,有负责搬运的,有的则在不同材料区负责整理、归置。

3.游戏后:分享交流

游戏结束后,幼儿把游戏画在自己的游戏故事本上,有的会被教师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加上符号文字。最后,幼儿作品将展示在游戏故事墙上。

游戏分享可以分为两次:第一次是游戏结束后利用照片/视频/图纸的展示分享;
第二次是结合自己画的游戏故事和图纸进行分享交流。前者是小组内推举代表介绍自己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怎样解决的等,其余组员可以补充;
后者则是针对幼儿个体的作品,更加侧重幼儿游戏故事作品与原来图纸设计的异同和在游戏中对幼儿个体影响至深的体验等,其余小朋友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不同想法、建议等。

教师是幼儿语言的记录者,有时会把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游戏故事详细记录下来,以供档案保管或教研时使用。教师要将幼儿的符号语言译成书面语言,要将其口头讲述转化成书面语言,不必讲求语法、用词是否规范。但是教师示范书写要基本规范,如笔画顺序、字的组成、字与字之间的空隙、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在教师帮助幼儿记录的过程中,会与幼儿进行沟通互动,此时教师可以跟幼儿分享语言转换的思考过程,渗透前识字、前书写的意识。因此,幼儿也会在自己的符号语言被写在纸上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书写过程做深入思考。比如教师想让幼儿注意文字书写对应关系,可以在记录时读、写都慢一点;
如果教师想让幼儿注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则可以在书面文字记录的时候,一边写,一边说,“哦,这句话我还没说完,我要用‘,’说完了就要用‘。’”等等。

后续解读

后续解读堪称是安吉的游戏教研的重要内容。这种解读一是指向于幼儿的游戏行为,二是解读幼儿的“游戏故事”作品。

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主要是依据《纲要》和《指南》中五大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譬如,通过拍摄幼儿游戏活动的片段,一同来分析和研讨视频中幼儿在游戏中做了什么事情,它实现或促进了幼儿哪些领域的学习和发展。通过这种解读,教师们领会到:原来游戏中包含了各个领域的活动内容,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全方面发展,也会形成日后游戏活动开展中要努力的方向和需加强的策略。

解读幼儿游戏故事作品,有在形式上的对于画面分隔布局及其线条勾勒等方面的注重,但安吉教师更加关注作品背后蕴含的游戏过程及其内心体验的感知,并表现出对于幼儿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接纳与欣赏。借助于对幼儿所绘画的“游戏故事”解读,教师日渐累积着对于孩子们的感知与认同。

儿童是通过游戏活动发展的,教师是通过理解游戏及其绘画作品对儿童发展价值来体现其专业性的。当教师能够把幼儿的这些成长与发展观察出来、记录出来、解读出来的时候,家长会对教师表现出一种崇敬感。更为重要的是,幼儿教师对儿童、对游戏的理性看待,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深远眼界,更加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与职业幸福感。

二、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价值取向

安吉的“游戏故事”的课程实施形式,蕴含着现代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取向,这主要表现在: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儿童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课程的过程不应只是单一的“接受”,更是生动开放的“表达”,课程的评价要走出“一把尺子”的误区,更关注于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

(一)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注重学科性知识的掌握,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学习。“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多年,可是并没有真正落实。以游戏的名义在游戏幼儿的现象仍不在少数,切实能够放手把游戏权利还给幼儿的又有多少?孩子们是最敏感和最真实的,他们玩得开不开心、是不是在玩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就给出了答案。幼儿的学习就在他的生活中、他的游戏里、他的每一次冒险和尝试之中。所以说,我们应该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幼儿的学习。

安吉教师相信,幼儿学习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他们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发展也是直观的、形象的。学习这一概念对于幼儿来讲,不是认识多少汉字或者能背多少古诗……而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的获得。所以,他们成了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材料的提供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和游戏的记录者和反思者。他们把游戏还给幼儿,重视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去经历、去尝试、去犯错、去探索,从而获得发展。如果出现材料不够或者与同伴发生矛盾的情况,教师不急于介入,而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幼儿会调动已有或者从同伴那里学到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比如选择用其他的材料代替或者学着谦让与原谅。在记录、分享“游戏故事”时,教师会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这些有益的游戏经验传递给所有小朋友,让幼儿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故事、游戏经验成为课程的源泉。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坚持以幼儿经验为中心,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在问题解决中、在分享交流中去获得学习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定位在“经验中心”,落实了《纲要》和《指南》的精神。

(二)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幼儿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

传统幼儿园课程以教师预设为主,是封闭的、高控的,难以满足幼儿的真实需要,难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难以维持其参与性和积极性。安吉刚开始探索游戏课程时也走过弯路——开展区域活动,教师为幼儿制作游戏材料、设计游戏步骤、加班加点、费尽心血,结果却是孩子们的不开心。安吉教师反思后发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宰者,才是课程开发的源头。自此,安吉教师以游戏为抓手,生成了“游戏故事”等实践方式,安吉游戏课程体系也依托于此而架构。

“游戏故事”课程不是教师的生硬预设,不是从教科书中搬出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植于幼儿及其游戏过程,是游戏活动生成的现场的、即时性的教学活动。幼儿自由、自主地玩,在游戏中假想、体验、大笑、奔跑、跳跃、坚持、克服困难等,从中获得了想象力、创造力、社会交往、情绪情感以及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程的过程不应只是单一的“接受”更是生动开放的“表达”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其教学过程要么是按照教学用书按部就班进行,要么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内容进行。它们使得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产生脱节,造成幼儿只能被动地、单一地接受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幼儿的兴趣无人追随、幼儿的想法无人问津、幼儿的需要无人关注,幼儿变成了“提线的木偶”“架子上的鸭子”。

在安吉,幼儿自己就是“游戏故事”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游戏经验就是“游戏故事”课程生成的源头和归宿。源自于幼儿的“游戏故事”课程,不仅能显示出对幼儿和对幼儿游戏的尊重,也能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乐说,愿意与人分享,愿意动手做、动脑想。这样一来,幼儿的发展就能让教师和家长听得到、看得到、解读得到、感受得到。比如,集中分享时,能积极上台前分享;
玩游戏,同伴合作无间;
做事情,有耐心能坚持;
在家里,懂得父母的辛苦;
受到别人帮助,懂得感恩。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提炼问题与经验的过程中,可适当地渗透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常规等粗浅的概念。这样一来,“游戏故事”课程的实践过程就不只是单一的接受,而是趋向于更加生动开放的表达,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四)课程的评价要走出“一把尺子”的误区而更关注于每一个幼儿的独特个性

在观察、解读幼儿游戏及其“游戏故事”的过程中,安吉教师深入了解、发现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其在最近发展区内更进一步,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独特的。

比如,在解读“ 我和我的好朋友”的游戏故事中,教师立足于语言领域分析了小作者在记录与表述上的发展。一是,从幼儿的记录来看:借鉴了图画书中常用的表现手段——封面中“文/图”符号的运用;
标注数字页码,表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用“云朵”“箭头”“爱心”等特殊符号,表现人物对话与角色动态——这种“图加文”的书写和表达正是前书写与前识字的内容,整个记录非常清晰完整,富有创意;
二是,从幼儿的表述来看:亲子讲述时,整个故事围绕“朋友”这一核心完整展开,小作者在讲述中用到了“像兄弟一样的朋友”“爽快地答应”“哇哇大哭”等语句,清晰完整地描绘了游戏中自己因为朋友和别的小朋友去玩了而大声哭泣,最终在小伙伴帮助下找回朋友的故事。

安吉游戏教育简篇2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

原创 早期教育 2018-05-09

作者 王满霞 丁海东

“安吉游戏”用实际的行动落实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游戏故事”就是安吉游戏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这里所谓的“游戏故事”指从游戏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幼儿以自己游戏的主题、内容、情景、体验等为内容所绘制的绘画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故事与学习经验。“游戏故事”作为安吉游戏课程的一种积极探索,载寓着现代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新取向。

一、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实践

安吉“游戏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准备、自主游戏、后续解读三个步骤。

前期准备

幼儿采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游戏故事”。为什么会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记录呢?安吉的幼儿又就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首先,为什么选择绘画方式记录“游戏故事”?

塞茨认为,人类“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文字表达,另一种就是绘画表达,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孩子天性喜欢画画,她们的画就是其所思所想最自然的表达。孩子从2岁左右就开始了涂鸦。安吉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经常将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发现的事情、遇到的困难等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除了绘画,孩子也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象征符号加入到“游戏故事”中。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们就是那么自由,她们自主地选择绘画主题、随心所欲地创作。所以,安吉教师认为,支持、引导幼儿将绘画应用到“游戏故事”的记录上来就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就是可取的。

其次,安吉的幼儿就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安吉教师先就是让幼儿一张一张地画,然后借助绘本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画自己的故事本。安吉教师精心筛选不同主题、内容、表达方式、布局(图与文的关系、一事一页、一事多页、一页多幅)的优秀绘本,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挖掘绘本故事中的词汇、语句、画面、节奏语气等有益经验,学习里面的词汇、符号、肢体动作、环境暗示等来记录、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游戏,然后逐渐迁移到“游戏故事”中。幼儿慢慢学会了用线条、颜色、图形、符号等来记录、表达自己的游戏体验,她们的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等能力都获得了发展。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画的画与“写”的字跟大人的很不一样,她们担心自己会被笑话。教师们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在引导孩子画画、画字的同时,注意营造鼓励、接纳的环境氛围。当孩子用线条勾勒出画面、用符号或线条画出文字似的图形、写出自创式文字的时候,教师予以鼓励、接纳的回应: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定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好。在安吉,“坚持就就是胜利”这一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自主游戏

不同的游戏类型有不同的流程,具体的流程也会根据游戏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相应调整。以建构游戏为例,大致流程如下:“选择、设计、确定游戏主题——自由游戏——拍照片/视频——(照片/视频/图纸)展示、分享——绘画+符号文字记录——(图纸+游戏故事作品)分享、交流——游戏故事本(可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教师将符号文字转化为书面文字(撰写典型游戏故事)——游戏故事墙展示”。我们可依据此流程划分为游戏前、游戏中与游戏后三个阶段来展开阐述。

1、游戏前: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就是建构游戏的典型特征,其她类型游戏则可以在游戏前让幼儿自由讨论游戏的主题、内容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自由分组后就开始讨论、确定搭建的主题、内容、画图等,最终合作完成一幅设计图。

在讨论中,幼儿积极调动相关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自主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此过程有利于幼儿语言、认知、社会交往、情绪情感、动作等多方面的发展。不同小组的设计进度有快有慢,先设计好的小组可以带着游戏图去玩;进度慢的可以设计好之后再去;实在设计不出来,也就是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如跟别的小组协商加入别人的游戏,或者到游戏场地后边玩边设计,教师不会轻易介入。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的游戏主题、设计及实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充分相信幼儿,扮演好观察者、支持者、记录者的角色。

2、游戏中:自主探索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们利用手机等设备拍照片与视频,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精彩瞬间。进入游戏场地后,孩子们自己搬运所需的材料,有的就是边搬边搭,有的就是先搬一些材料搭建,不够了再去搬。谁来搭建、谁来搬运、谁来搭建哪一部分等都就是自主协商决定的。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与冲突,教师不会去干预,而就是给幼儿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让她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游戏结束后,幼儿自己将材料送回材料区,有负责搬运的,有的则在不同材料区负责整理、归置。

3、游戏后:分享交流

游戏结束后,幼儿把游戏画在自己的游戏故事本上,有的会被教师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加上符号文字。最后,幼儿作品将展示在游戏故事墙上。

游戏分享可以分为两次:第一次就是游戏结束后利用照片/视频/图纸的展示分享;第二次就是结合自己画的游戏故事与图纸进行分享交流。前者就是小组内推举代表介绍自己玩的就是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怎样解决的等,其余组员可以补充;后者则就是针对幼儿个体的作品,更加侧重幼儿游戏故事作品与原来图纸设计的异同与在游戏中对幼儿个体影响至深的体验等,其余小朋友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不同想法、建议等。

教师就是幼儿语言的记录者,有时会把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游戏故事详细记录下来,以供档案保管或教研时使用。教师要将幼儿的符号语言译成书面语言,要将其口头讲述转化成书面语言,不必讲求语法、用词就是否规范。但就是教师示范书写要基本规范,如笔画顺序、字的组成、字与字之间的空隙、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在教师帮助幼儿记录的过程中,会与幼儿进行沟通互动,此时教师可以跟幼儿分享语言转换的思考过程,渗透前识字、前书写的意识。因此,幼儿也会在自己的符号语言被写在纸上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书写过程做深入思考。比如教师想让幼儿注意文字书写对应关系,可以在记录时读、写都慢一点;如果教师想让幼儿注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则可以在书面文字记录的时候,一边写,一边说,“哦,这句话我还没说完,我要用‘,’说完了就要用‘。’”等等。

后续解读

后续解读堪称就是安吉的游戏教研的重要内容。这种解读一就是指向于幼儿的游戏行为,二就是解读幼儿的“游戏故事”作品。

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主要就是依据《纲要》与《指南》中五大领域的目标与要求来进行。譬如,通过拍摄幼儿游戏活动的片段,一同来分析与研讨视频中幼儿在游戏中做了什么事情,它实现或促进了幼儿哪些领域的学习与发展。通过这种解读,教师们领会到:原来游戏中包含了各个领域的活动内容,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全方面发展,也会形成日后游戏活动开展中要努力的方向与需加强的策略。

解读幼儿游戏故事作品,有在形式上的对于画面分隔布局及其线条勾勒等方面的注重,但安吉教师更加关注作品背后蕴含的游戏过程及其内心体验的感知,并表现出对于幼儿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接纳与欣赏。借助于对幼儿所绘画的“游戏故事”解读,教师日渐累积着对于孩子们的感知与认同。

儿童就是通过游戏活动发展的,教师就是通过理解游戏及其绘画作品对儿童发展价值来体现其专业性的。当教师能够把幼儿的这些成长与发展观察出来、记录出来、解读出来的时候,家长会对教师表现出一种崇敬感。更为重要的就是,幼儿教师对儿童、对游戏的理性瞧待,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深远眼界,更加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与职业幸福感。

二、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价值取向

安吉的“游戏故事”的课程实施形式,蕴含着现代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取向,这主要表现在: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儿童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课程的过程不应只就是单一的“接受”,更就是生动开放的“表达”,课程的评价要走出“一把尺子”的误区,更关注于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

(一)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注重学科性知识的掌握,她们认为这样才就是学习。“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多年,可就是并没有真正落实。以游戏的名义在游戏幼儿的现象仍不在少数,切实能够放手把游戏权利还给幼儿的又有多少?孩子们就是最敏感与最真实的,她们玩得开不开心、就是不就是在玩游戏,她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就给出了答案。幼儿的学习就在她的生活中、她的游戏里、她的每一次冒险与尝试之中。所以说,我们应该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幼儿的学习。

安吉教师相信,幼儿学习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她们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决定了她们的学习与发展也就是直观的、形象的。学习这一概念对于幼儿来讲,不就是认识多少汉字或者能背多少古诗……而更多的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的获得。所以,她们成了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材料的提供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与游戏的记录者与反思者。她们把游戏还给幼儿,重视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去经历、去尝试、去犯错、去探索,从而获得发展。如果出现材料不够或者与同伴发生矛盾的情况,教师不急于介入,而就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幼儿会调动已有或者从同伴那里学到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比如选择用其她的材料代替或者学着谦让与原谅。在记录、分享“游戏故事”时,教师会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这些有益的游戏经验传递给所有小朋友,让幼儿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故事、游戏经验成为课程的源泉。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坚持以幼儿经验为中心,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在问题解决中、在分享交流中去获得学习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定位在“经验中心”,落实了《纲要》与《指南》的精神。

(二)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幼儿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

传统幼儿园课程以教师预设为主,就是封闭的、高控的,难以满足幼儿的真实需要,难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难以维持其参与性与积极性。安吉刚开始探索游戏课程时也走过弯路——开展区域活动,教师为幼儿制作游戏材料、设计游戏步骤、加班加点、费尽心血,结果却就是孩子们的不开心。安吉教师反思后发现,幼儿才就是游戏的主宰者,才就是课程开发的源头。自此,安吉教师以游戏为抓手,生成了“游戏故事”等实践方式,安吉游戏课程体系也依托于此而架构。

“游戏故事”课程不就是教师的生硬预设,不就是从教科书中搬出来的,也不就是凭空想象的,而就是根植于幼儿及其游戏过程,就是游戏活动生成的现场的、即时性的教学活动。幼儿自由、自主地玩,在游戏中假想、体验、大笑、奔跑、跳跃、坚持、克服困难等,从中获得了想象力、创造力、社会交往、情绪情感以及身心全面与谐的发展。

(三)课程的过程不应只就是单一的“接受”更就是生动开放的“表达”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其教学过程要么就是按照教学用书按部就班进行,要么就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内容进行。它们使得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产生脱节,造成幼儿只能被动地、单一地接受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幼儿的兴趣无人追随、幼儿的想法无人问津、幼儿的需要无人关注,幼儿变成了“提线的木偶”“架子上的鸭子”。

在安吉,幼儿自己就就是“游戏故事”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她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游戏经验就就是“游戏故事”课程生成的源头与归宿。源自于幼儿的“游戏故事”课程,不仅能显示出对幼儿与对幼儿游戏的尊重,也能使她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乐说,愿意与人分享,愿意动手做、动脑想。这样一来,幼儿的发展就能让教师与家长听得到、瞧得到、解读得到、感受得到。比如,集中分享时,能积极上台前分享;玩游戏,同伴合作无间;做事情,有耐心能坚持;在家里,懂得父母的辛苦;受到别人帮助,懂得感恩。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提炼问题与经验的过程中,可适当地渗透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常规等粗浅的概念。这样一来,“游戏故事”课程的实践过程就不只就是单一的接受,而就是趋向于更加生动开放的表达,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她们的学习与发展。

(四)课程的评价要走出“一把尺子”的误区而更关注于每一个幼儿的独特个性

在观察、解读幼儿游戏及其“游戏故事”的过程中,安吉教师深入了解、发现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其在最近发展区内更进一步,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自己就是有能力的、就是独特的。

比如,在解读“ 我与我的好朋友”的游戏故事中,教师立足于语言领域分析了小作者在记录与表述上的发展。一就是,从幼儿的记录来瞧:借鉴了图画书中常用的表现手段——封面中“文/图”符号的运用;标注数字页码,表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用“云朵”“箭头”“爱心”等特殊符号,表现人物对话与角色动态——这种“图加文”的书写与表达正就是前书写与前识字的内容,整个记录非常清晰完整,富有创意;二就是,从幼儿的表述来瞧:亲子讲述时,整个故事围绕“朋友”这一核心完整展开,小作者在讲述中用到了“像兄弟一样的朋友”“爽快地答应”“哇哇大哭”等语句,清晰完整地描绘了游戏中自己因为朋友与别的小朋友去玩了而大声哭泣,最终在小伙伴帮助下找回朋友的故事。

安吉游戏教育简篇3

安吉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牧 奇

【摘 要】[摘 要] 幼儿处于教育起步阶段,对于一切事物具有十足的好奇心,导致幼儿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下,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近些年来,“安吉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安吉游戏应用在幼儿教学中,有效实现了游戏教学,改变了游戏的本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对游戏本质价值及工具价值进行分析,结合安吉游戏,就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启示进行探究,以期为安吉游戏在幼儿教育应用水平的提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卷),期】2017(000)003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安吉游戏 幼儿教育 游戏教学 游戏本质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实施,迫使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为了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教师结合幼儿天性,采用游戏教学法。就幼儿教育来说,幼儿处于学习起步阶段,对任何事物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导致幼儿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好动性,进而导致幼儿教师教学任务难以进行。安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有效调动了幼儿积极性,使得幼儿教师正常教学得到有效的保障。“安吉游戏”的精髓是发现儿童兴趣、关注儿童爱好,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真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着想。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游戏工具十分重视,但游戏教学的本质却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使得安吉游戏难以在幼儿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鉴于此,探究安吉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意义重大。

一、安吉游戏的背景及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就幼儿教育来说,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游戏教学逐渐在幼儿教育中得到推广使用。从现状来看,基于幼儿教育过程中安吉游戏的应用价值显著,并逐步获得国内外幼儿教师的重视。

在最新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示幼儿教育过程主要以游戏为主,在游戏过程中,适时加入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幼儿有效教育。幼儿教育是开放性的,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属于一个开放性的存在,同时幼儿的受教育本质并不是规定的,而是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生成[1]。现阶段,安吉游戏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开放性,这一特点与幼儿成长特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而导致安吉游戏成为幼儿最爱的游戏活动。安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使游戏的本质在幼儿身上真正体现出来了,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游戏快乐,同时使得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在此基础上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2]。安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游戏环境的创设。幼儿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需要保证游戏符合幼儿真实生活,同时必须是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于游戏活动需要的材料,幼儿教师需要就地取材。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把游戏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幼儿,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快乐,进而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3]。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快乐,同时教师又在游戏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一举措促使“安吉游戏”体现了游戏的本体价值。

安吉游戏教育简篇4

安吉游戏教育简介

安吉县 蔡洪伟

一、安吉幼儿教育的五个特点

1.一支队伍

以学前教育科科长程学琴为代表的一支幼儿教育引领及管理队伍已经非常成熟,她们的专业水平、思考能力、学术涵养、教育运作能力在全国实属罕见。其中程学琴科长,从县幼儿教育教研员到县教育局幼儿教育中心主任,再到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从事幼儿教育教学、研究管理三十年,可以算得上是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幼儿教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坚持生本理念不动摇,探索游戏教育不间断,整合社会资源、行政资源、教育资源,为安吉幼儿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一个机制

安吉幼儿教育基本是公办,只有两所民办。这似乎与国家提倡的大力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有点相背。但我们禀承的理念是,幼儿教育应是一个普惠性教育,所有的孩子都应享受吻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公办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园建设标准和先进教育理念、教育运作机制能快速地执行下去,没有任何赢利的功利主义。

3.一个配套

安吉乡镇及各村教学点的建设作为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建设纳入到各乡镇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考评,极大提高了各乡镇村建设幼儿园的积极性,整个安吉县以村教学点为基本点的建设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4.一个理念

全县幼儿教育奉行生本教育理念,并且在生本理念支持下的游戏教育教学全覆盖。游戏教育推行数年,现已基本实现全县各中心幼儿园、村教学点全覆盖,孩子阳光快乐、会学、善学、乐学,幼儿教师也在孩子的快乐成长中也同步成长,敬业爱岗、职业幸福感普遍提升。以游戏为核心教育方式引导下的全县幼儿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教育运作体系正在形成,并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安吉幼儿教育最有价值、最值得推广的地方。

5.一个支持

县里出台各项政策,确保幼儿教育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在编公办教师数今年将达到三分之四十,待遇与义务段教师一致,自聘教师待遇达到在编教师的70%以上,极大地稳定了幼儿老师队伍。

6.一个成果

安吉幼教得到了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的高度认可和极力推广,在安吉已数次举办全国性的安吉幼儿教育论坛,由安吉幼儿教育而引发的教育正能量场正在形成,并且开始影响安吉县其他教育领域的改革,来安吉考察参观幼儿教育的络绎不绝。安吉幼儿游戏教育获2014年度中国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二、安吉游戏的意义

1.丰富感性认知贮备。

游戏是孩子丰富右脑感性信息贮备的最重要途径,可为左脑的逻辑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

2.提供理性思考平台。

游戏也是左脑提取右脑感性贮备的时机,为左脑的抽象思维创造了机会,所以游戏对左右脑协调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之效!

3.打开心智激活创造。

游戏使学习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孩子心智完全被打开,只有在心智完全被打开的状态下,创造性才能被充分激发,而创造性是智力活动中的最高境界;
只有在心理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下,才能使儿童的学习不再是负担,相反使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这就为探究成为其学习品质成为可能。

4.强化合作培育社会属性。

游戏可以给孩子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使孩子的合作协同、帮助别人与接受同伴互助、场景中的角色意识等社会属性得到正向引导。而具备良好的社会属性对孩子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5.养成快乐习惯奠基幸福人生。

游戏使孩子学前三年是幸福的,若义务段能接好接力棒,则快乐将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当快乐成为习惯时,那他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能力。

6.扎实基础支撑后续学习。

当下义务段教育过多地注重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右脑感性素材的贮备,若没有幼儿时的游戏活动,那就意味着真正要造房子时,没有了钢筋水泥。以此推断,幼儿游戏将对孩子的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可见,游戏对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同步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积极促进了孩子的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的协调发展,对健康人格的早期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游戏是尊重孩子天性、为其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样做不仅仅因为国家课程之规定,更是教育规律使然。

游戏是生命价值使然、孩子天性使然、教育规律使然、教育本质使然。游戏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生本教育理念,它使孩子在不自觉中感知到学习的意义、探究的乐趣、生命的精彩,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戏是教育本真的回归。

三、安吉幼儿游戏教育禀承的几个教育观

1.目标观

幼儿教育的目标是为健全孩子的健康人格和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基。而不是为了“1+1=2”的为小学所谓的快速起步服务,决不被“幼教小学化”所绑架!将孩子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健全打下扎实的基础,不重显性知识的获得,更重隐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身体、心理、创造性、探究性基础。

2.评价观

不再以孩子是不是“乖”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也不再以孩子是否能算10 以内加减法、能识多少字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把孩子能否快乐地游戏,在游戏中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的特质和潜在的特长作为评判依据。评价已不再是评价,而是评判、发现。发现孩子的潜质,创设更适宜孩子发展的平台;
发现缺陷,创设弥补的平台。

3.资源观

教师不再是幼儿教育的唯一资源,最重要的资源恰恰是孩子,孩子在游戏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协调,在游戏中通过自我判断将原来的被动安全防范转变成了主动安全防范,通过游戏,孩子会探究身外的一切好奇的未知世界,一切发现产生于不知不觉中,游戏是最能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科学、人文等的探究兴趣。孩子是教育自身中的最重要资源。

4.矛盾观

教育孩子的过程应是一个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孩子自身习得即学的过程?显然,应是学生习得的过程,即是认知的过程,认知过程的主要矛盾应是认知主体——孩子,与认知客体——需要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矛盾,通过游戏让孩子与周边的事物直接发生相互作用,恰恰能突出孩子学习过程的这一主要矛盾。只要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创设出吻合孩子认知规律的认知情境,而游戏恰恰是这一情境的最好载体。

5.自主观

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由于听而获得的信息保持率是最低的,而自主动手实践、会了马上交流的信息保持率最高;
孩子天生会自主学习的,头脑里思维能量无处不在,只是处于弥散状态,需要教师提供足以集聚思维能量的思维凝结核——学习情景;
人类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共性:对于自身发现的知识规律、自身创造创立的东西有天然的感情!游戏中孩子的协作的规则和默契是自主生成的,游戏中的知识是“自己”探究发现的,他将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而铭记在心。

真正的教育情怀是来自对生命的尊重!当我们让生命的天性在天地间自由舒展时,我们就发现了儿童、开发了儿童、成就了儿童!。只有发现儿童,才能真正尊重儿童、相信儿童、依靠儿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造就儿童,造就儿童就是造就人类的未来!安吉游戏的立意正基于此!

安吉游戏教育简篇5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对“安吉游戏”教育理念的认识

张婷婷

在解读完安吉幼儿园的“安吉游戏”之后,感受颇深。安吉

幼儿园推广的安吉游戏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生活游戏。

因为安吉 游戏里面所有的材料都源于孩子的生活。如油漆桶、沙袋、木 板、轮胎、箱子等。这种游戏的施行,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不错 的一种游戏模式。要比我们每天苦思遐想的那些游戏对幼儿更加 有意义,更加适合孩子。生活中的这些材“玩”的兴趣和愿首先从材料的角度去评价这个游戏的价值, 料要比我们花大价钱购买的材料更加引起幼儿 望。

生活中的这些材

“玩”的兴趣和愿

是孩子所熟悉的材料,孩子不用刻意的去了解, 不用教师可以的去教授和组织安一、安吉游戏里面的材料源于孩子的生活, 排。孩子可以自发地结对,进入游戏情景,并且创造出许多意想 不到的玩法,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玩性”。是孩子所熟悉的材料,孩子不用刻意的去了解, 不用教师可以的去教授和组织安

二、安吉游戏中生活材料的投放可以让孩子学会废物利用,

让孩子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很多东西的价值所在一一不光是平 时看到的,不光是平时在家可以用, 在幼儿园也可以用的淋漓尽 致。三、 安吉游戏生活材料的投放不用考虑因地制宜, 只需就地

取材,充分利用本土自然资源。这对孩子来说是生活童年,对老 师说一来可以节省时间跟经历, 二来也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回味。

让我们想起儿时的爬树、掏鸟窝、玩泥巴等。四、 安吉游戏生活材料的投放打破了购买材料的拘谨跟传统, 让我们知道游戏不能局限于课堂、区域、操场等,孩子的游戏是 随时随地的,无处不在的,是生活与教育相结合的。让教育起源 于生活,正所谓生活及教育。其次,从孩子的本身的发展去看,安吉游戏中的材料对幼儿 的发展要比以往的材料更加有教育价值。1
一、 安吉游戏来源于生活,虽然是每个幼儿都熟悉的,但是

每个幼儿在生活中的玩法却不同。

把这些材料投放在幼儿园的教 育中,孩子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不同的玩法, 提高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1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二、 在安吉游戏中,孩子是主体,教师只需观察、记录。孩 子在自己熟悉的材料中游戏,是快乐的、自由的。孩子可以很据 自己兴趣自由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自主游戏,将游戏的本质真 正还与孩子。三、 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四、 在安吉游戏中,将孩子生活中所熟悉的材料投放到教育 中,有利于孩子之间相互讨论、介绍、交流、,让孩子在自 由自主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自觉轻松地开展游戏。五、 孩子能在这些熟悉的材料中真正投入到游戏中, 有利于

教师的观察。

通过安吉游戏,回想起我们的教育真是很狭隘。

我们过于小 心、过于拘谨,让孩子错过了真实体验、尝试的机会。曾几何时, 当幼儿拿着木棍、竹子玩耍时,我们害怕他伤害到其他人、害怕 他摔倒、磕到,因此禁止幼儿玩这类危险的东西;

当孩子玩沙坑、 泥土时,我们害怕弄脏孩子的衣服, 因此禁止孩子玩这类不干净 的东西,当孩子站在高处眺望或者探究时, 我们赶快将他抱下来, 生怕他一不小心掉下来摔到;
当孩子玩荡秋千时候,我们首先制 定一大堆老师心目中的规矩限制孩子, 一旦孩子触碰就会停止游 戏。这种行为导致孩子在游戏中唯唯诺诺, 在有老师的地方孩子缩手缩脚,不能展现真实的自己,将自己的本性隐藏,因为他们 要成为老师心目中的“乖宝宝”。老师所有的“怕”,成了约束孩 子展现自我的障碍。回想小时候的自己,爬树摘杏子、把木棍当木马骑、自己画 格子跳房子、和最喜欢伙伴玩酷爱的斗牛, 和同伴们成群结队的2
玩泥巴,滚铁环,玩弹弓,跳皮筋,玩跳马、玩陀螺、弹球、打 纸板、抓石子……好多好玩的游戏已经离现在孩子的生活越来越 远,甚至消失殆尽。虽然现在的各种玩具是花样百出,但是那些 童真、童趣却荡然无存。安吉游戏将我们归真童年,让孩子成为生活与游戏中的真正 的主人。是游戏真正的创造者。解读完安吉游戏的理念,让我重现了儿时调皮、快乐、童真

的自己,所以安吉游戏是现代幼儿最需要的游戏, 它的发展会带

给孩子不同凡响的童年。它的实施是孩子真正本性的体现。



安吉游戏心得体会

2
推荐访问:安吉 教育 游戏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教学

上一篇:2022纪律作风整顿自查自纠报告(全文)
下一篇:作风整顿个人剖析材料精篇(2022年)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