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案】铜梁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来源:教育整顿 发布时间:2023-07-10 10:30:15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5-2023年)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5-20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方案】铜梁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教育方案】铜梁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实施方案


2015-2020年)


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5-2020)的通知》(渝府发﹝201557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办学活力为主线,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资源配置方式、教育治理体系为抓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重庆教育名区”建设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把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坚持促进公平。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强化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坚持优先发展。把保证“三个优先”“三个增长”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保障,切实为教育改革提供坚强的物质保证,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依法治教。把于法有据、坚守底线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石,找准关键问题,系统谋划、重点突破、统筹解决,不断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激发部门、基层和社会各界的创新活力,注重顶层谋划和基层试点相结合,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三、主要目标

2020年,基本建成重庆教育名区,进入全市教育强区和人力资源强区行列。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教育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体系结构科学合理,教育机制体制日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需求导向教育转变,形成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良好格局。

——健全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切实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从不平衡、不协调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显著缩小,困难群体公平接受教育,教育开放活力充分显现。

——完善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考试招生制度。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推动考试招生从“一考定终身”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转变。招生考试更加公平,更有利于人才培养。

——形成依法治教、充满活力的教育治理格局。切实推动教育治理从计划监控模式向现代法治模式转变。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初步建立,管、办、评分离的治理结构和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确立。

四、工作步骤

(一)全面推进阶段(2016年)。2015年启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健全体制机制,做好改革顶层设计,率先在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改革上发力。

(二)重点突破阶段(20172018年)。紧紧抓住重点任务,强化教育核心制度建立,推动教育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80%的教育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三)优化提升阶段(20192020年)。完成全部教育改革任务,梳理总结改革经验,巩固改革成果,着力推动各种教育制度有效整合,基本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任务与举措

(一)健全立德树人机制,破解片面追求应试问题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健全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搭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创新中小学德育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探索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健全中小学教育一体化机制,推动家校共育,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合力。

2.加强和改进科技、体艺和心理教育。实施《重庆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大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风险管控机制,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学校体育运动,积极创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审美和人文修养。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体艺工作考评机制,落实体艺教师专业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健全中小学“减负提质”长效机制。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减负的机制,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完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制定并实施《铜梁区关于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方案》。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指导中小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科学的课程实施方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办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加快中小学优质课程资源库和卓越课堂建设、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和精品选修课程资源建设,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全面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导向,积极探索考试招生评价制度改革,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试行“小升初”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多校划片等招生方式,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机制。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选拔机制,构建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的考试招生机制。

(二)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破解难以满足需求问题

5.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落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探索“五年一贯制”、“3+2”中高职衔接等培养模式,逐步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高职专科到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推广弹性学制,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多种形式促进“普职”沟通和“双证”融通,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完善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配套政策。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办法,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财政奖补等方式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落实“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开展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吸引力。

6.建立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倡导和鼓励社会成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好电大、函大,深入抓好在职人员继续学历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三)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破解教育差距较大问题

7.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明晰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确保政府教育投入到位。健全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健全预算监管和绩效评价机制,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动态调整办法,稳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建立教育债务化解控制机制。健全教育资金资产运行全过程的审计监控机制。

8.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按照城乡统筹总体布局,建立学龄人口预测、预警和预留机制,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实施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计划,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完善城市配套学校建设机制,基本消除城镇学校“大校额”“大班额”现象。完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机制,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探索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等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模式,办好“百姓身边好学校”。加快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并巩固其成果。

9.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第三期行动计划。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加快城乡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覆盖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等方式,认定和扶持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其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完善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落实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完善配备、培养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实施科学保教,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0.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落实《重庆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国家特殊教育课程标准,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残疾儿童入学机制,扩大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规模,提高残疾学生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和质量。

11.健全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幼儿)资助政策,执行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规划,适度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提高生均拨款经费和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切实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体系,开展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成长信息库,把每一个留守儿童都纳入关爱范围。加强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培训,探索完善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双导师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管理。

12.统筹城乡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规范教师公开招聘行为,优化岗位职称结构。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农村教师特色学科教师配备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计划,基本解决音体美和科学、思品、地理教师紧缺问题。落实对乡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积极推进较偏远学校周转房建设,完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健全校长教师培训体系,完善师资培训资质认证制度。

(四)促进教育对外开放,破解教育活力不足问题

13.探索建立“互联网+教育”模式。按照“网络全域化、资源集成化、使用普及化、运维优质化”的总体思路,认真落实市、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关文件精神,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平台。探索建立“空中校园”、“空中课程”、“空中课堂”等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云计算辐射到全社会。争创智慧校园,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慕课、翻转课堂、网上实时教学等互联网教育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分认证机制。

14.推动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在确保政府教育投入和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教育资源中的作用。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合作、PPP投融资等多种方式,参与举办优质幼儿园、特色中小学,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新建等多种方式举办职业院校。落实《重庆市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明确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属性,对民办学校逐步实行分类登记、分类管理、分类扶持。落实扶持民办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财政奖励补助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鼓励创办教育集团。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探索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学校管理,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等服务。加快教育类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提高教育培训水平。

15.扩大教育开放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与国内外教育先进地区、先进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校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并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加大铜梁中学、铜梁一中、重庆市巴川国际高中学校、铜梁巴中、实验一小、外国语实验小学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推进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成果。

(五)创新教育治理体系,破解管理越位错位问题

16.健全政府教育统筹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开展教育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运作流程,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评价教育”的机制。加快中小学章程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落实《重庆市教育督导条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区、学区、学校教育督导运行体制和保障机制,依法强化教育督导和结果运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7.完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重庆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民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切实规范教育培训市场主体行为。严格落实《重庆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培训费专用存款账户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构培训费监管、信用管理、行业自律等制度,促进教育培训机构健康发展。

六、保障与分工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下,由区科教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统筹协调,区级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片区教育管理中心和各级各类学校按要求分别成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本片区和本校教育改革方案,报送区教委备案,并切实抓好任务落实。

(二)协同推进,加强联动。建立区教委、片区和各级各类学校上下联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顶层设计、基层改革与社会推动紧密结合。区级层面主要负责统筹安排和组织落实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及其试点,推动重大问题的解决。片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举措对接、成果对接、年度对接、部门对接”的原则,确定教育改革事项并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民间和市场力量,助推教育改革目标全面实现。

(三)注重宣传,加强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教育改革信息沟通平台,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实事求是宣传改革进展和取得的成效,让全社会了解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释疑解惑,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四)完善制度,加强督查。探索建立教育改革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巡视督导和情况通报制度,确保教育改革稳定有序推进。按照“一授权两报备”的改革机制,对需要申请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按程序向有关部门申请授权,事前报备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事后报备实施进展情况,努力实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有效统一。

推荐访问:铜梁 教育 实施方案 【教育方案】铜梁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上一篇:【教育办法】教育督导办法【范文精选】
下一篇:【教育规划】老年教育发展规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