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1:40:09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区经济形势较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吉利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吉利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区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一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求实求效,圆满完成了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增效,保持了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69亿元,同比增长1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6亿元,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6亿元,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41亿元,其中城镇投资16.76亿元,分别增长20%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978元和6889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39元和1209元。

(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坚持投资拉动、开放带动,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5个。特种溶剂油三期、4万吨MTBE5万吨异辛烷联产异丁烷、5000吨聚酯、泰安路西延、东杨水库除险加固、中油社区扩建等项目竣工。14万吨聚丙烯、液化气深加工一期、10万吨碳四裂解、城市西部供水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45万吨PX90万吨PTA2×300MW热电联产、吉利商务中心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开展洛阳牡丹花会招商、杭州驻地招商、赴上海和深圳等地集中招商,先后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14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1.39亿元,其中省外境内资金9.6亿元,超额完成市定目标。

(三)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培育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石化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集聚区各类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大港路北延、启明南路、泰安路207国道东段、滨河路污水管网加紧建设,东区供电设施配套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项目进驻明显加快。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1个,建成项目16个,在建项目5个,完成工业投资11亿元,增长39.2%。实现营业收入476亿元、税收52亿元,分别增长36.3%17.6%。三产服务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西霞院景区大门开工建设,旅游区整体开发项目投资合同正式签订。运输物流业整体规模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洛阳石化六生活区、博泰花园等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8.7%。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准入制度,切实抓好各类污染源治理,空气、水源质量进一步改善。扎实开展节能降耗攻坚行动,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保证了项目建设需要,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深入推进生态园林城区建设,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荣获全市园林绿化先进区称号。

(四)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有力促进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落实各项惠农补贴739万元,增长8%,其中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400余万元,补贴产品数量占农户数比例位居全市第一。全年涉农投入累计达到3500余万元。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1500亩,被市政府授予市供蔬菜基地建设先进单位。水产品产量达到1.1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功申报全省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诚源畜牧有限公司成为上海世博会专供企业和豫西地区唯一的供港企业。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净增656元。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城乡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文化路、胜利路中修和207国道污水管线建设,建成投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新建通组入户道路20公里,新解决6个村3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面提速,东杨村整村搬迁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南陈新村、北陈新村二期等一批新村全面建成。全年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完成投资8700万元,竣工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城乡环境整治扎实有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五小”单位等各项整治活动,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营造了优美舒适的城乡生活环境。

(五)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在办好省、市安排实事的同时,多方筹资2800余万元,集中精力办好十件惠民实事。新一小教学楼主体完工,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工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成投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健全,康乐社区成为市级精品社区,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实施九类三大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实事全面兑现,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率先在全省实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位居全市前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7%,报销补助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人均筹资标准和大病补助资金人均补差全市最高。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23.2万元和22万元。建成投用廉租住房100套、5000平方米,实现廉租住房保障的应保尽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专利申请量较上年增加40%。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初中教育、均衡教育保持全市领先。文体事业全面繁荣,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受到省、市表彰,中油、开元等4个社区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进展顺利。

(六)民主法制、安全稳定、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件、政协委员提案41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机关效能明显提升,服务型政府迈出新步伐。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圆满完成了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征兵、人防工作,保持全市双拥模范区称号。平安建设成绩突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完善领导干部接访等制度,开展机关干部下访、信访矛盾排查化解等工作,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被评为河南省信访工作先进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技防实现全覆盖,群众安全感指数在省、市名列前茅,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中原平安杯”。审计、物价、支重、移民、供销、编志和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

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胜利实现。

——这五年是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7.8亿元增加到29.69亿元,年均增长14.8%,是“十五”末的1.7倍。人均生产总值由2.6万元增加到4.4万元,是“十五”末的1.7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不足8000万元增加到2.46亿元,年均增长26.2%,是“十五”末的3.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4亿元,年均增长22%,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1亿元增加到12亿元,年均增长18.4%,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

——这五年是工业强区战略深入实施、石化工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5亿元,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多。先后实施15万吨短纤、15万吨特种溶剂油、10万吨MTBE2万吨异丁烯、2万吨聚醚、1000吨化学电子气体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学新材料和化纤纺织”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亿元增加到8.46亿元,是“十五”末的1.7倍;销售收入由16亿元增加到58亿元,是“十五”末的3.6倍。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6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7家,经济总量在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名列前茅。

——这五年是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五年。农业增加值由9000万元增加到1.26亿元,年均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由8.5亿元增加到15亿元,年均增长11%,是“十五”末的1.6倍。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增长初步实现了由二产单一带动向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3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6倍。洛阳石化三产企业改制面达到9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收入由不足25亿元增加到95亿元,增加值由5.2亿元增加到19.4亿元,均比“十五”末翻了近两番。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变、吉利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筹资近3亿元,建成投用区文化活动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11万伏变电站、城区天然气管网一期等一批基础工程,新建和改造泰安路、北环路、紫金路、人民路、世纪广场西路等城区道路12条,实施广场绿化、城市亮化、社区改造等重点工程20余项。城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累计投入1.6亿元支持农村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标准化卫生室村村配套齐全。先后荣获河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南省园林城区、洛阳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区、全市创卫工作达标区等荣誉称号。

——这五年是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6%,比“十五”末增加93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9%,比“十五”末增加2783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4.6亿元增加到23.7亿元。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办好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全免费、农村居民殡葬基本费用全免除、城乡养老保障全覆盖、医疗保险全覆盖。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区、洛阳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区等5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

五年攻坚、五年跨越。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发展的历程极不平凡,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实力,走出一条适合吉利区情、具有吉利特色的发展道路。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局面。就必须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求实求效,形成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营造一种和衷共济、锐意进取、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力造福一方百姓。这些经验作为一笔宝贵财富,不断激励着我们去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

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中石化洛阳分公司、黎明化工研究院等企业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吉利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固然可喜,但发展中的问题更须理性应对。一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仍不理想,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二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公共服务、民生改善与群众期望仍有差距。三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各种利益诉求增多,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面临新的压力。四是个别政府部门服务水平仍需提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建设石化产业集聚区、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攻坚时期。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着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一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中原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明显,这些为我们加快产业升级、扩大投资消费、开展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二是省、市把石油化工产业确定为“十二五”支柱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把我区作为全市“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战略布局中的龙头组团,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区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有利于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做强优势产业,成为省、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三是洛阳石化新上1000万吨炼油、45万吨PX,以及90万吨PTA2×300MW热电联产和西霞院旅游整体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将提供多年未有的项目支撑,强力带动经济发展。作为全市城镇化试点,我区将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面对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面对省、市“十二五”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全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区委六届九次全会集中各方智慧,科学谋划、确定了“十二五”吉利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定位、总体布局和预期目标,描绘了“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吉利发展新跨越。

《洛阳市吉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请予审议。

“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发展、为民两大核心,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创优环境,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工业强区和城镇化进程,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把吉利打造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化、生态宜居的现代石化城和全省城镇化建设样板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福民强区。具体内容是:“两个高于、两个确保”。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生态建设主要指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和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确保社会稳定绝对不出大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绝对不出大的问题。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2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两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0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

——石化工业基地再上新台阶。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以上,形成区域配套、上下游衔接、多点支撑的石化产业链条,打造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学新材料和化纤纺织四大优势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力争突破900亿元,努力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

——城镇化展现新面貌。产城融合迈出坚实步伐,形成以石化工业、生活行政、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四大功能板块”为支撑的城镇化格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形成“林在城边、城在林中、山水相间、绿色萦绕、生态宜居”的城乡生态体系。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同城同待遇,全区城镇化率突破70%,成为全省城镇化建设样板区。

——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以西霞院旅游、运输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以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产业化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全面完成上级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政府职能转变、要素市场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环境创优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突破60亿元,力争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

——人民生活质量实现新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建成“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多得、住有宜居、贫有所济”的民生普惠体系,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年后的吉利,经济将更加繁荣,环境将更加优美,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足,社会将更加和谐。只要我们善于抢抓机遇、敢于应对挑战、勇于开拓创新,宏伟蓝图就一定会变成美好现实,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强化环境保障,致力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完成市下达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上项目,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全年力争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12亿元。围绕支持和服务洛阳石化“十二五”发展上项目。集全区之力,配合洛阳石化做好新增1000万吨炼油项目的前期工作,全力以赴争取45万吨PX90万吨PTA2×300MW热电联产等一批关联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全面加强地厂协作联动,以洛阳石化“十二五”发展为契机,重点在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等领域,抓紧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大的骨干项目,积极谋划实施,拉动我区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总投资10亿元的14万吨聚丙烯、液化气深加工一期、10万吨碳四裂解、2万吨聚醚、1.2万吨新型改性高分子材料等5个在建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确保总投资15亿元的液化气深加工二期、10万吨宽馏分柔性特种溶剂油、三氧化二锑、稀有金属萃取剂、推进剂原材料科研生产基地、高清特种油等重点项目按期开工,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坚持项目例会、联审联批、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及时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大对重大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的奖励扶助力度,努力破解资金、土地、审批等瓶颈难题。完善煤电气运等要素保障机制。抓好已竣工项目的达产达效,尽快形成生产效益。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促进长远发展和保持当前经济增长相结合,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石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继续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机制,建成投用大港路北延工程。集中力量加快产业集聚区东区开发步伐,建成启明南路、泰安路207国道东段、滨河路污水管网等项目,开工建设横涧路等东区路网,配套完善水、电、通讯等公用设施,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全年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培育壮大领军企业。着眼发展碳四、碳五深加工、化学推进剂原材料生产等优势企业集群,完善融资服务、市场开拓等服务企业长效机制,鼓励支持宏达公司、金达公司、黎明院吉利产业园等一批骨干企业扩产增容、做大做强,成为支撑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龙头企业。力争全区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超5亿元企业达到5家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利润总额增长12.5%以上,销售收入突破 60亿元。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建成西霞院景区大门,加快旅游客服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美国科尔公司旅游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迈开西霞院旅游整体开发的实质性步伐。建成城区天然气主管网及门站、天然气调控中心及管道、城区部分电网改造、隆惠公司维检信息平台开发等项目,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鼓励引导洛阳石化通达公司等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壮大运输物流业规模。积极推进吉利商务中心区项目,促进商贸业发展。加快石化六生活区、石化医院住院部大楼、博泰花园、亚泰花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力争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20万平方米。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支持黎明院吉利研发基地发展,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全民创业搭建科技服务平台。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抓好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滩区休闲观光渔业和岭区高效农业、旅游农业,力争实施12个农业产业化试点项目,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1200亩。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和生活体验农业,重点扶持洛阳一水湾生态农庄建设,打造周边地区最大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积极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扶持农村经纪人队伍和行业协会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开展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研究,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城市主中心区、西霞院旅游核心区和洛吉快速通道吉利段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规,以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蓝图引领城市发展。按照“拓展西城区、提升东城区”的思路,向西延伸泰安路,建成投用金清线和西霞院旅游区连接公路,完成城市西部供水改造,实施城市设施建设配套和维护保养等项目。树立经营城市理念,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适时启动泰安路东延和南环路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农田水利、通组入户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上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山洪灾害防治预警体系建设工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接全国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城市规划区内村庄纳入城市框架,逐步实现城市化。对城市规划区外的村庄,创造条件稳步实施搬迁。实施东杨村整体搬迁一期工程和东杨村新型社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白坡新村三期、北陈新村三期等新村建设,全年完成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开发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石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石化后续加工和石化产品运输企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落实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结合村庄布局,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贯彻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方针,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持续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能耗不合理增长。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全面挖掘各领域节能潜力。做好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从严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企业治污投入。加强黄河湿地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深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城区绿化、村庄绿化和荒山绿化任务,全年新增城区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着力营造林在城边、城在林中的城市生态环境。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核定项目用地标准,切实减少非生产性用地,严格控制项目建设周期,避免土地闲置。科学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加强用地储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占补平衡。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以改革开放破难题、增活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居民向城区集中。扎实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确保与全市同步。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健全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围绕石化优势产业、运输物流业、旅游服务业发展,精心论证、包装一批项目,策划组织好节会招商、专题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园区集聚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跟踪力度,强力推进项目落地,力争全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2.2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和产品给予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完善多层次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题。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努力创造宽松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围绕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全年非公有制企业营业收入、增加值、税收均增长15%以上。

(六)全力办好惠民实事,不断改善群众生活。坚持福民优先原则,筹资不少于4000万元,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建成投用新一小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吉利教育的窗口和亮点。二是建成锦屏岭大型提灌站,新增西部岭区可灌溉农田1000亩;大力发展岭区林果业,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益;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岭区2个自然村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缓解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四是免除全区60岁以上老人新农合参合费。五是为全区群众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六是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完善五保供养制度。七是为全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提高孤儿生活补贴标准。八是为城区低保困难家庭发放燃气接驳费补贴。九是实施区内部分老旧社区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十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投用乡文化站,完成全区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大院建设。这十件实事我们一定全力办好,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城镇困难居民等群体的就业工作。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提高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力扶持大学生村干部、务工返乡青年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和优抚扶助对象生活补助自然调整机制。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全面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全覆盖。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落实价格监管措施,加强市场物价管理。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积极开展文化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切实做好统计、审计、供销和民族宗教等工作。

(八)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进一步发挥财政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植财源。积极引导金融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大对骨干企业、新建项目的投入,培育一批创税大户,增加新的税收增长点。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加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管理,巩固基础税源,挖掘潜力税源,实现应收尽收。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从严控制不必要支出,重点保障重大项目、“三农”、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民生需求,切实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强化财政监管。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等过程的监督,严格执行财政投资工程资金管理规定,全面落实各项财政和审计监督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九)大力开展环境创优,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为实现福民强区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凡是有利于吉利发展的事,都要紧盯不放,多办快办、特事特办,减化审批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压缩运转时间,不断提高效率。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企业发展至上的理念,始终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首席服务官、窗口服务、全程代理等制度,以扎实的工作成效造福于民。打造诚信有序的经营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欺诈和失信违法行为。建立完善排查调处和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化解工农关系矛盾,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不法行为,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保驾护航。打造平安和谐的安全环境。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等长效机制,建立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应急管理,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各类突发事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神圣职责。必须下大力气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一是坚持开拓进取,不断增强政府创新力。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大力推进思想解放,拓展发展思路,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朝气、开拓创新的锐气、敢于拼闯的勇气,从更高的站位,以宽广的视野,谋求大作为,实现大发展。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既要奋发有为,更要科学务实,既要树立大目标、大追求,又要善于抓运作、克难题,先人一步谋事,快人一拍干事,不断开辟新途径、实现新突破。

二是坚持务实高效,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把抓落实作为改进作风的核心,把重实绩作为提升效能的标准,多干少说,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实干中推动发展。树立大局观念,强化执行意识,决策前积极建言献策,决策后不折不扣执行。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工作机制,集中主要力量,打好重点工作攻坚战。

三是坚持勤政为民,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常办聚人心、暖民心的好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高度重视新闻监督、群众监督和司法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坚持廉洁从政,不断增强政府约束力。牢固树立廉洁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举,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加强行政监察,深入开展纠风治乱,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做到秉公用权、廉洁自律。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严格规范公务接待行为,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

各位代表!

展望未来,吉利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进取、攻坚前行,奋力谱写吉利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福民强区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吉利 政府工作报告 吉利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一篇:教育系统“三抓三促”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
下一篇:偃师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