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6-03 17:50:08

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2月6日在白山市江源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区长各位代表:我代表江源区人民政府,向本次大会报告2008年政府工作,请予审议。一、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源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江源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926日在白山市江源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江源区人民政府,向本次大会报告2008年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一、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围绕建设“两区两地”,以强区、富民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机遇求发展,创新克难求实效,圆满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预计实现GDP6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7亿元、35.1亿元和20.2亿元,分别增长6%35.8%35.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9:58.5:3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70%。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83亿元,同比增长51.7%,财政支出完成7.8亿元,同比增长46.8%。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120亿元,同比增长40.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6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567元,同比增长15%,农村人均纯收入5150元,同比增长15%

——项目牵引,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

继续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扶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升。全面实施产业升级和要素平台建设,不断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9.7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46.8%。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41.2%。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8%。把握白山市经济转型试点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推动经济要素向成长性强的企业倾斜,全力扶持八宝矿业集团、砟子镇财源煤矿、白山市育林孤儿院煤矿等骨干企业,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4户,总数达到74户。开发区发展速度明显提高,在全省51个新建工业集中区名列前茅,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和奖励。要素平台建设不断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不断完善,孵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蓝天建材、神龙煤矿等80户企业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8.7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新产品产值3.2亿元,增长118%

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项目建设工作整体呈现出新开工项目多、大项目比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快的良好局面。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74项,计划总投资86.5亿元,完成投资62.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7%。其中,工业项目138项。新开工项目153项,占项目总数的87.9%。八宝工业园洗煤、沈阳傲丰煤业30万吨型煤等18项超亿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八宝工业园铁路改线、鑫成脱硫剂公司轻质碳酸钙等135个项目建成投产。八宝工业园矿井改造、屹祥选煤等39个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有效拉动了江源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提高。全力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努力创建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深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矿泉节、东博会及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经贸交流合作活动。成功举办白山•江源2008中国松花石文化旅游节。松花石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华商创业投资高峰论坛、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及CCTV走进江源大型文演获得圆满成功,极大的提高了江源的知名度和对外开放能力。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44项,引进资金17.8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450万美元。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新农村建设实现新进展

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目标,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2008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9亿元。

农村经济实现稳步发展。通过产业推动、基地带动、农户联动,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特色产业迅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目前全区已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7家,成功申报3类省级名牌农产品。以吉林大阳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食用菌产业为龙头,全年栽植食用菌2800万袋,精深加工达到1500吨,出口110吨,带动91280户农民致富。大力推进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投资1760万元,建设完成温室大棚165栋,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中草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年中草药材留存面积达到1.6万亩。投资6425万元完成丰源绿色生态养殖基地等6个精品牧业小区建设任务,鹿、野猪、獭兔等特色养殖规模达3.3万头(只)。全力扶持金汪酒业、瀚宝山珍等绿色食品深加工企业,全年人参、五味子、蓝莓等各类绿色深加工产品达750吨。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立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市场经营主体,全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41家,带动农户5860户。

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年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7.8亿元,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投资7612万元,建设完成湾沟平川、松树头道等农村公路33条,总计116公里。投资646万元,完成协力村、利民村自来水管网接入工程及24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3000人饮水问题。投资5830万元,改造泥草房1817户。投资51万元,新建沼气池189处。投资360万元,完成松花江流域生态治理1.68万亩及5000亩环城山绿化工程。充分发挥各级部门帮扶作用,全年投入帮扶资金922万元,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加大科技实用型农民培育力度,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全年培训农民4000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400人。

——凝心聚力,加大投入,城市面貌呈现新气象

全年投入资金5.33亿元,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投资7717万元,西外环路竣工通车,城区交通压力明显缓解。投资1559万元,开工建设了7条主要街路,其中新民路、学子路、二轻路、学园街已全部完工。投资1200万元,完成江源大街城区路段改造工程。投资500万元,砟子道路建设工程全面开工,完成工程量的95%。投资4200万元,日处理能力300吨的垃圾处理场竣工投入使用。投资224万元,孙家堡子、城墙停车场基本完工。投资1513万元,新建和加固河堤8760延长米。投资136万元,改造供电线路18公里,投资1506万元,铺设通讯光、电缆6公里,投资1400万元,新建移动通信数字基站6个,城区供电和通讯功能得到加强。

城区环境日趋优化。投资1200万元,完成江源公园一期工程。投资20万元,对江源大街两侧楼房外墙进行维修、粉刷。投资550万元的滚水坝二期工程和城区排水工程完工。投资500万元,实施亮化工程。维护江源大街两侧路灯,为三岔子林业局、湾沟林业局、石人化工厂等地250栋住宅楼安装了楼道声控灯,北线白山至江源段路灯投入使用。新建绿地4900平方米,城区绿化率达到28%。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安居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350万元,振兴小区完成安置楼2栋、1.6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建成住宅15.5万平方米,回迁棚户区居民1490户。投资1.1亿元,采煤沉陷区富强二区工程开工建设住宅20栋、10.5万平方米,12栋住宅楼主体工程完工。投资3760万元,建设廉租房3万平方米,2栋已主体封闭。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关注民生,统筹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和谐江源建设不断深入。

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广泛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创造城镇就业岗位1.1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628人。全区独生子女创业促就业活动经验在全省推广。投资850万元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人力资源市场工程主体封闭。全年共为172户困难家庭提供小额担保贷款510万元。狠抓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工作,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万人,社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养老保险金当期收缴1.14亿元,发放1.5亿元,累计结余1.68亿元,实现“三过亿”。为1536人发放失业金272万元。为19848人发放社保补贴882万元,为14330名离退休人员发放调整待遇资金1800万元。全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万人,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独女户养老保险工作,参保214人。认真抓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城乡低保户实施分类救助,实施动态管理和应保尽保,全区城市低保人数稳定在4万人左右,共发放低保资金730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救助标准提高到540元。为9561户低保无房群众发放廉租房补贴540万元。大力开展献爱心活动,向四川灾区捐款230万元,捐物2000余件。

社会事业建设稳步推进。不断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区参合基金总额为374万元,参合率达到77%,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标。区人民医院1.2万平方米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投资140万元,新建大石人镇卫生院。完成苇塘、砟子等4所卫生院改造任务。投资400万元建成2400平方米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楼。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投资785万元的白山市第五中学教学综合楼主体封闭,投资291万元的大阳岔镇中心学校教学楼和白山市第三中学、第七中学教学楼扩建顺利完工。投资300万元完成二十中学、十九中学、实验小学等10所学校维修改造。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23名、护士30名,医护人员和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突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5‰以内。投资600余万元,建筑面积3298平方米的福利服务中心全面竣工,启动运营。投资260万元,建设完成富强、民强等8处社区办公用房和正岔街道派出所。投资1100万元的广电综合楼主体竣工。投资1007万元,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展开。投资121万元,解决了3044户偏远山区居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江源县志经省验收,达到出版标准。

安全稳定工作明显好转。不断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力度,煤矿整体安全再上新台阶,非煤矿山、消防、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共发生各级各类事故80起,比去年减少78起,同比下降49%,死亡34人,比去年减少5人,同比下降13%。深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区级领导大接访活动,加大重点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力度,信访重点案件结案率达100%。积极排查调处各类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全年投入资金880万元,解决百姓供水、供热等热点问题。全面开展平安江源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稳步开展,两会、奥运等重大会议和节庆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得到保障,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安系统“三基”建设工作在全省取得第一名,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荣获集体二等功。投入资金410万元,在全区重点道路和重要区域安装视频网络监控点165处,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人民安全感日益增强。

——深化改革,科学施政,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管理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全年共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206项,取消本级审批权限11项。打造阳光政务,全区39个部门463个审批项目全部进厅统筹管理,初步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完善审批管理程序,健全制约机制,建立电子监控网络,审批流程实现远程监管,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加大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和民生审计工作。稳步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胆探索林业资源有偿流转方式。积极推行区直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乡财县管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认真组织实施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盘活国有资产。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严格公务员队伍管理。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施政,实行行政问责和绩效评估考核,推行听证制度、民意征集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决策机制更加科学。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明显提高。治庸工作扎实开展,行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集中查处了一批典型涉软案件,经济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的社会监督,办理人大议案45件,政协提案62件,办复率100%。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群众法律意识得到加强。

此外,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的事项都得到较好落实。统计、档案、气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喜结硕果,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江源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奋斗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武警官兵、干部群众,向支持政府工作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江源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全区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还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推进还有不足,个别工作任务没有如期完成。项目建设的谋划深度和推进力度不够,在项目的推进上存在明显不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一些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二、负重奋进,砺志拼搏,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为严峻。为确保我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保持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心筹划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在城市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公益事业、文化事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安定、和谐。

200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六届五次全会要求,坚持工业强区和生态立区战略,突出项目牵动、投资拉动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壮大特色产业,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完成72亿元,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8亿元,增长20%,财政支出达到9.4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6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23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90元,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2%4‰以内;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同比降低10%,污染减排率提高5%

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提质增效,全面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2009年,计划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3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64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4.38亿元,增长20%,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户,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4户。

狠抓项目建设,继续扩充经济总量。围绕主导产业,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建设能够支撑区域经济的大项目,不断扩充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2009年计划安排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78项,总投资338亿元,年度投资98.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2项,总投资50.3亿元,年度投资19.2亿元;拟新开工项目125项,总投资109.5亿元,年度投资79.6亿元;储备项目21项,总投资178.3亿元。进一步落实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有效发挥项目推进组的协调服务作用,确保在建项目建成投产,新上项目按时开工。其中投资6.48亿元的八宝工业园矿井改造、投资1.2亿元的八宝工业园240万吨洗煤、投资1亿元的钢结构等续建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投资5.8亿元的春柏制药、投资4亿元的大成造纸、投资1.6亿元的雨星麦饭石山泉水等续建项目年内一期工程竣工。投资30亿元的煤矸石发电、投资3.1亿元的生物质发电、投资1.2亿元的辽宁法库欧式瓷瓦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要抓好项目的研发储备工作,做到建成一批,储备一批,常年储备项目不少于30个。重点谋划一批5亿元以上项目,做好前期开工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同时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做好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精心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全力争取中央投资,有效解决我区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

狠抓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积聚效应。按照“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集群化发展、资源循环式利用”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全面推进八宝循环经济工业园、石人瓷工业园、开发区硅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经济的规模扩张。今年,八宝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粉煤灰利用建材项目、百万吨焦化项目要有实质性进展;石人瓷工业园要加快瓷瓦、瓷质地板砖、洁具、工艺品的开发速度,尽快形成规模;开发区硅工业园的高纯硅项目、多晶硅项目要突破技术瓶颈。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环境政策优势,吸引大企业和大项目向工业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集聚,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    

狠抓招商引资,努力增强发展后劲。结合江源的资源优势,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利用各类平台,大力宣传和推介江源,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循环经济类项目,选择诚信度高、经济实力强的投资主体,大幅提高项目履约率,逐步实现“招商”向“选商”转变。对已经明确投资意向的项目,要进一步做好跟踪服务,建立从引进到开工全程服务、一包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快速引进、快速建设、快速投产。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千万元以上项目35个,实现合同额42亿元,实际到位域外资金2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5%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730万美元,同比增长10%

(二)突出特色功能,着力塑造现代城市新形象

以“分区定位,建设精品,强化管理,提升品位”为理念,推动城市建设工作科学、高效、和谐开展。

科学制定扩容规划,为城区快速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周密思考,细致谋划,根据城区发展的总体趋势,引入城市化理念,按照白山市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推进江北城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区空间,编制江南新城区分区规划,准确定位新城区功能,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分区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纳入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高效打造精品工程,为城区快速发展提供功能保障。今年,计划投资11.26亿元,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路网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区主路网,投资2.3亿元,重点开工总长度达1.7万米的21条市政道路,其中投资2937万元的城园路、投资2175万元的学园街延伸等10条道路年内完工,投资4685万元的西内环路年内完成工程量的70%,初步形成“三横三纵两环城”的城区主路网格局。投资1243万元,开工建设上一当桥、老营沟桥、木锯沟桥3座桥梁,年内完工投入使用。二是市政工程。进一步加大市政设施投入,投资7758万元,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年内完成工程量50%。投资658万元,年内新建和改造城墙、正岔等城区给水管网6700延长米。完成江源公园收尾工程,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投资432万元,在江源大街增设跨街广告灯饰,政府广场、江源公园及主要办公场所和经营场所布置景观灯饰。投资320万元,年内完成三岔子战备桥至铁路桥之间80米长的第三道橡胶拦河坝。三是安居工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6000万元,完成5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建设任务,安置城市低保无房户1000户。投资2亿元,完成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20万平方米住宅楼,安置煤矿棚户区居民3500户。投资2.4亿元,启动三岔子、湾沟两大林业局的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年内完成14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投资7000万元,完成采煤沉陷区富强二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回迁沉陷区居民1220户。

严格规范城市管理,为城区快速发展提供秩序保障。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加强对供水、供热等特许行业的管理和市政设施的维护,保障群众利益,优化安居环境,切实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对全区供热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合理布局,保证供热系统运行正常,供热质量全部达标。做好水源地保护和自来水管网维护工作,规划江源湖作为江源区第二水源,为城市供水提供切实保障。健全物业监督管理机制,引导各居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进行监督,切实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做好江源公园、滨江公园、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处的市政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保持城区的美化和整洁。建设投资200万元的江源区环保监测中心,强化对城区环境的监控。建设投资670万元的房地产交易中心,规范对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管理。坚持依法拆迁,从根本上杜绝“逢迁必访”现象的发生。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将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和企业改制腾空、闲置的土地、房屋等全部纳入国有资产管理,通过出售、承包、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突出便民活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加快服务业改造升级步伐,突出抓好旅游业发展。

加快服务业发展。适应城市扩容需要,配套沉陷区商业网点,投资1.1亿元启动建设富强小区商贸城,年内竣工。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商业连锁店、品牌专营店落户江源。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增加富强小区公交线路和乘车站点,便捷沉陷区居民出行。发展壮大物流业,构建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规划建设江源物流中心。规范和扶持以家政服务行业为代表的劳务型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劳务输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拓展乡村商贸网点,完善农村信息网络,积极为农民提供各项商业信息。引进国内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成立中小贷款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及现代典当行等机构。积极推动金融、证券、保险、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行业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抓住成功举办松花石文化旅游节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扩大影响,提升江源知名度,谋划实施旅游产业发展“四高”战略,推动江源旅游业发展。高起点编制旅游规划。充分发挥江源作为长白山旅游中转站的区域优势,将江源纳入长白山国际旅游圈规划范围,修编江源旅游发展长远规划。高品位开发旅游文化。突出江源民俗风情特色,深入开发和宣传松花石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伐木号子”、“抗联精神”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松花石之城”、“松花砚之都”的申报工作,完成“长白山松花石文化研究会”组建和基本运行工作,实现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丰富江源旅游文化内涵。高层次推介旅游项目。立足自然风光、历史遗迹等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公司和中介机构合作,精心包装,广泛宣传,积极推介原生态旅游、探险猎奇旅游、红色旅游及休闲康体度假旅游项目。高标准打造旅游载体。做足温泉和松花石文章,彰显自然生态特色,建设高档次长白山温泉旅游商务宾馆。研发松花砚、黑陶等特色旅游产品,规划建设奇石集散市场和旅游特产一条街,带动江源旅游业蓬勃发展。

(四)突出增收惠民,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9亿元。

推动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在继续扶持鹏宇鸭业等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4户。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抓好大阳岔食用菌、湾沟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大石人百公顷蔬菜等基地和中草药材村等特产村建设工作,不断加快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全年建成食用菌、绿色蔬菜、特色养殖、中草药材等标准化基地13个,食用菌栽植数量达到3000万袋,绿色蔬菜年产量达到400吨,野猪等特种养殖量达到4.8万头(),中草药材留存面积达到1.8万亩。

加强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省级中心镇和平川、协力两个省级重点推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道路、饮水、能源、卫生等方面,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2752万元,建设农村公路12条,61公里。投资1100万元,完成8.2公里的西外环路续建(石三线)工程。投资210万元,开工建设7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4000人饮水问题。投资5300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1683户。投资150 万元,重点建设18个村的500处沼气池。规范建设集中垃圾点750处。新建农村卫生所15个,完成1320户农村改厕任务。投资720万元,修建八宝、月牙泡、光环等河堤6处。投资352万元,对西川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资60万元,治理育林新村、前葫芦村等小流域4条。 

推进文明民主新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训农民4500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800人。积极推进以“欢乐庄稼院”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组织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深入推行“三诺一考”,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完善“一事一议”等农村各项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

(五)突出民生保障,全面建设和谐江源

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管理,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和谐江源建设。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00人,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低保家庭适龄子女培训300人,劳务输出2.2万人。继续开展“百姓创家业”活动,全年发放创业贷款1000万元。深入贯彻实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巩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成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推进非公经济组织人员的参保缴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规范使用。新增农村独女户养老保险210户。投资540万元,新建18处社区办公用房,投资300万元,新建社区服务中心1处,社区服务站4处。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开展扶贫济困、救灾救济和帮扶残疾人工作,加大救助帮扶力度,规范城乡低保管理,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科技项目的研发和转化,启动5个科技项目,抓好3个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统筹改善城乡教育教学条件,完成教育职称评聘改革,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白山市第五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计划投资360万元,维修改造湾沟和平小学、孙家堡子协力小学等14所学校。重视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投资1120万元新建3200平方米的中医院综合楼,投资102万元扩建松树镇卫生院。统筹安排,规范建设各镇(街)文化、计生等站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民新农合管理,方便群众就医,参合率要达到83%以上。加大农产品质量检验力度,投资398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投资2200万元建设江源公墓。继续实施卫星直播村村通工程,确保偏远山区居民收听、收看到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投资400万元完成4000户城镇居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

突出抓好社会稳定工作。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江源”为目标,坚持打防并举,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对刑事违法案件保持高压态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依法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充分发挥群众工作部(站)职能,完善区、镇(街)、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网络体系,畅通信访渠道,全力构筑大信访格局,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预警预防体系,切实提高重特大事故和灾情的应急反映及救援能力,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突出抓好森林防火,确保实现连续2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实施生态造林,完成松花江流域生态治理1.8万亩,环城山绿化2000亩,植树造林28000亩。开展生态移民,投资6000万元,建设石人林场和大阳岔林场4万平方米的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转移林业作业区居民783户。推进采煤沉陷区复垦工作,逐步恢复矿区生态功能。

三、解放思想,转变职能,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促进正确贯彻落实党委决策、确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前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勤政、为民、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目标,切实转变职能,提高政府的决策力、执行力和公信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民生为要,为民执政。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力保障的重点逐步向改善民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三农”倾斜,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2009年,政府要着力办好以下10件实事:

①继续开展安居工程。建设5万平方米的廉租楼房、20万平方米的煤矿棚户区改造安置楼房、18万平方米的林业棚户区改造安置楼房。②畅通城区交通,开工建设连接城区全部主干路的西内环路,使城区主路网四通八达,路路相连。③建设上一当桥、老营沟桥、木锯沟桥3座桥梁,改善居民通行条件。④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进行净化。⑤建设3200平方米的中医院综合楼,改善医疗卫生条件。⑥创建便民的大型购物场所,开工建设富强商贸中心,活跃商品流通市场。⑦新建和改造东升街道、正岔街道等给水管网,提高供水质量和效能。⑧建设7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4000人饮水困难问题。⑨在三岔子战备桥至铁路桥之间建设水上乐园工程第三道80米橡胶拦河坝。⑩加大保障力度,将城镇低保保障标准由月人均160元提高到180元,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救助标准由540元提高到600元,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由月人均822元提高到900元以上。

坚持规范运作,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行为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办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共监督,不断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健全公平、公开、公正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加强政府诚信建设,重信用、守承诺,以改善投资环境的实际成效取信投资者,以明晰的责任体系塑造政府诚信形象。

坚持转变职能,高效施政。打破求稳怕冒的思想桎梏,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突破障碍,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更多的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履行管理职能。加大督查力度,实行政府各项决策和重大事项督查通报制,确保政令畅通,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强化公务员培训,提高公务员素质。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着力推进公用事业单位政务公开。继续开展“庸、懒、散”专项整治活动,提高政府效能。

坚持清正廉洁,从严治政。建立健全与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防腐体系。进一步规范用权、理财、管人行为。完善土地出让、资产处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对窗口单位、关键部门、热点岗位进行重点监督,严肃查处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行为。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全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为实现“两区两地”建设宏伟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江源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江源 江源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一篇:2023关于政府投资基金实践中问题调研报告(集团公司)(完整文档)
下一篇:微山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