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锤炼实事求是政治品格——在第三期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班上讲话【范文精选】

来源:讲话稿 发布时间:2023-08-07 18:20:06

锤炼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在第三期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班上的讲话实施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是省委为治蜀兴川选人育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大家是参与者、受益者,也应该是建设者、实践者,就是要把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话】锤炼实事求是政治品格——在第三期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班上讲话【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讲话】锤炼实事求是政治品格——在第三期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班上讲话【范文精选】

锤炼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

——在第三期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班上的讲话


实施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是省委为治蜀兴川选人育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大家是参与者、受益者,也应该是建设者、实践者,就是要把学习实践中培养的一些习惯、养成的自觉带到工作中去,用之于服务人民的事业,从而建立起一种导向,形成一种风范,凝结起一种精神,那么这项计划就是一项成功的事业。我们提出:“要让优秀成为习惯”、“努力实现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今天,我们进一步提出:“锤炼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希望大家作为一种价值观、方法论,共同去思考、自觉去践行。

一、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实事求是,是一个古老的词汇,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政治哲学概念。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务实求真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精髓创造性结合起来的科学理论形态,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传承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从史学源流看,“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以严谨、存真的治学精神收集先秦文献,为汉朝古文经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事求是成为了后来史学家们秉持的治史指导思想。从哲学维度看,“实事求是”反映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哲学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倡导“名者实之宾”,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东汉哲学家王充讲“万物生天地之间,皆一实也。”讲的都是中国古老哲学立足具体事物、探求客观规律的唯物立场。从治世经学思想看,自南宋到明初,程朱理学是学术主流。到明朝中后期,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深受湖湘学派影响而提倡经世致用、力避腐儒迂阔之论的实学思潮,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毛泽东同志正是在充分吸收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中撷取并改造了“实事求是”这一命题,赋予了新的哲学内涵,从而升华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凝聚了马克思主义最为宝贵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提及“实事求是”一词,但实事求是的思想与贯穿其中的唯物论、实践论、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的要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反映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这要求人们遵循事物本来的面貌和固有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当中国共产党人把实事求是当作自身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时,哪怕是在最为艰苦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一样能够释放真理的光芒,指导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实事求是的根本在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纵观毛泽东主席抗战前夕发表的《实践论》,邓小平同志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发起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尽管横跨的时空维度不同,但一个颇具共性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轨迹,就是他们作为党的领袖都强调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探索中国社会、中国革命、中国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事求是的落脚点在于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这揭示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90多年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生命线伴随着我们党一路走来,历经风雨而愈加鲜明,披荆斩棘而更为耀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获得了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有力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解放和生产力的发展。

实事求是,汇聚为共产党人强国富民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一部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史、胜利史、前进史,就是一部贯穿实事求是的奋斗史、实践史、进步史。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冲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羁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曾一度遭遇“大跃进”、“浮夸风”的侵袭,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大二公三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认知泥潭,社会主义事业一度遭受严重挫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主要标志,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历史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和挫折,秉承实事求是思想作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是无比强大的,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中国共产党总能保持高度自觉和自省。当前,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迈上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习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时进一步指出: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这些重要思想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三严三实”一脉相承,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诠释、理论品格的新阐发、思想作风的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要自觉学习,躬身实践,锤炼品格,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的事业。

二、从客观规律出发研究解决四川现实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7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深刻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对化解“三期”叠加新问题、新矛盾的理性思考,是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思路、新目标的高度概括。省委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审视四川省情的时代特征,作出的“六个基本判断”是对四川“新常态”的深刻阐释,是自觉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的四川探索,是从客观规律出发研究解决四川现实问题,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逻辑起点。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担当、勇于探索、带头实践,丰富和完善治蜀兴川的方略。

(一)遵循经济规律,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推动科学发展

当前,四川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成为了全国8个经济大省之一,正处于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同全国一样也呈现出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态势。主要任务是: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发展模型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一种新的动力源支撑结构调整,以形成新的比较竞争优势。基本路径是:充分尊重经济规律,从四川的基本省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最大限度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实现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科教大省向创新强省、经济大省向市场强省的转变。

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东明书记指出,四川已到了“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重要关头,粗放增长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按照传统方式走下去,中央政策不支持,市场没有空间,资源环境也不允许,还可能损害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从产业发展规律、四川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看,提升四川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和支撑。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在过去60多年间,国家间的生产性能力差异能够解释国家间收入差异的至少70%,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发达工业国家重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势提供了机遇,也为资源富集区域重塑比较竞争优势找到了切入点。要立足四川传统制造业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去产能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格局的空间,鼓励企业大规模技术改造、产业链重整、经营模式创新和集群集聚发展,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当今世界,以知识技术密集、绿色低碳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全球进入了空前密集的产业创新时代。要发挥四川科教和军工等优势,坚持高端切入,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等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强、潜在市场需求大、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双轮驱动,打造形成信息、软件、新能源、民用航空、新材料、生物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三是培育壮大高端产业。最近,省委、省政府立足未来的区域竞争优势和长远战略需要,在集中精力抓好七大优势产业的同时,确立了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即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即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和健康服务业。这是远见卓识之举,既契合国家战略又紧扣四川优势,是“新常态”下推动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重大布局。要以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国际国内科技、人才、资源、市场,从产业高端切入,形成核心竞争力。

加快提升区位竞争力。四川地处西部内陆地区,不沿海不沿边,物流成本高,人员往来不便,造成发展的“木桶效应”。但随着现代立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区位劣势和优势的传统定义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沿海与内陆、一线与二线城市的发展,已不受制于区位条件,而取决于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产业配套能力、市场发育程度和生产要素成本竞争力等。从四川发展的长远和战略全局看,提升区位竞争力的着力重点:一是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物流枢纽建设。充分运用“两路一带”建设战略机遇,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网枢纽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通江达海、对接世界市场的能力。加快开通蓉欧班列和成昆、成兰、隆黄等国际物流网络干线建设,把四川打造成西部经贸和货物集散地;加快电商区域性运营中心建设,充分运用电商改造传统物流产业;大力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统筹双流国际机场和简阳新机场建设,加大国际航线开通力度,形成面向国际的客货运主枢纽。二是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区位优势集中体现在中心城市的资源要素集聚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区位条件能够造就城市的崛起,城市的功能完善也往往可以改变区位劣势,形成竞争优势。要发挥和提升成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优势,强化提升西部交通、通信枢纽和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地位,继续保持和提升在西部的首位度和国际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成都在多点多极城镇体系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和扩散集纳功能,形成成都平原城市群和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增长极。支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主动参与西部毗邻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和经济市场融合,从整体上提升四川经济的影响力。三是构建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四川外国领事机构集聚优势和西博会投资、贸易、外交三个国家级平台,加强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产业合作、人才合作和文化交流,提高产权交易、产品交易、资源交易的市场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从整体上打造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形成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先发优势和有效通道。

加快提升环境竞争力。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要素流动的方向和规模。发展环境好,人才、资本、项目、企业就会加速聚集,区域竞争力就会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四川情况来看,虽然近些年在软硬环境上有了很大改善,在西部地区也有比较优势,但应着眼全球竞争需要,建设与国际规则无差异、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政务服务和商务环境。其主攻方向:一是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发展环境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的服务竞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二是从整体战略出发构建有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对战略导向的支撑和促进体系建设。对分散于各部门的优惠政策进行清理、整合,对扶持方式和规则进行市场化改造,把有限的政策资源、自然资源向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倾斜。三是为投资者提供可预期的法治保障。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拿出“权力清单”,讲清政府应该干什么;给出“负面清单”,指明企业不能做什么;理出“责任清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提升蜀文化的影响力。四川休闲文化和良好的气候是极具优势的环境竞争力,要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诚信诚实文化建设、合作共赢文化建设,形成开放、包容、诚信、友善的社会氛围。

加快提升要素竞争力。当前,区域竞争的重点已由低成本竞争转移到要素市场综合优势的竞争。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战略性布局,考量的主要因素就是:产业的系统配套能力,创业文化和民众的商业文化素养,金融、信息、商贸物流服务密集度和可得性,人力资源成本及其稳定性。四川必须把要素市场的整合摆上重要地位,引导和推动各种要素合理流动、有序组合和科学配置,强化要素保障能力和竞争力。其核心策略:一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和产权等市场,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城乡壁垒、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区域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有效配置。二是提高优势要素生产力。加强四川水电资源富集、低成本、绿色低碳的优势能源利用研究,加强四川人口大省、科技大省转化为人力资源强省的路径研究,加强四川1万亿市场和“三个1亿人口”潜在市场的产业布局研究,加强高储蓄大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研究,大力推动优势资源向高产出要素的转变。三是大力吸引集聚国际先进要素。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加大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和人才的引进,推动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来川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等功能性机构,提升我省产业层次和竞争能力。

(二)遵循自然规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自然环境。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必须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这彰显的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当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话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对各国执政当局的最大考量。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也是在新常态下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的理念创新。这一理念,来源于对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来源于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清醒认知。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使得人类在征服和利用自然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的均衡产生了严重破坏。西方几百年发展逐渐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多年中集中出现,大气、水、土地等污染的严峻形势,迫使我们必须选择走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型。新一届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正是因应生态环境问题的战略之举。来源于对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担当。人类社会的未来要靠我们的子孙后代来创造,而良好的环境将是我们留给他们的最丰厚的遗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彰显了我们党对生态传承、文明赓续、泽被后世的战略清醒和政治自觉。我们要摈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强化自然客观存在、自然生态平衡、自然发展规律等意识,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这昭示的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际遇。四川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四川陆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是未来长江流域产业带发展的重要保障、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生态优势就是产业优势,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不仅是四川自身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要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的主攻方向,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稳步推进生态产业化,依托四川独特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交通,变生态为业态。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走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与省情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和政府绿色采购,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以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生态园区,竭力打造跨行业、跨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绿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这维系的是一个人人共享的生存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保护和发展好生态本底,实现“山绿、田美、水清、林茂、天蓝、气净”,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应尽责任。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生产发展,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猛烈冲击和破坏,已经影响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存,地震、雾霾、泥石流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省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划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实施重大生态恢复工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确保大江大河源头、生态敏感脆弱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最严格的保护。大力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科学治水、铁腕治污,推进“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一体建设,让水长久地、更好地造福四川人民。

这蕴含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四川生态禀赋得天独厚,要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一是追求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根据不同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事前分析资源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确定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划定承载能力红线,实行限制性措施,防止过度开发。严格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步伐,综合平衡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使用自然资源必须支付费用。二是追求生态可持续支撑。四川生态环境人均社会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承载了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生态服务功能。要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追责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终身追究责任并赔偿损失。三是追求人居环境可持续改善。大力弘扬绿色价值观,倡导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厉行节约的社会氛围。高质量推进景观、绿地等基础建设,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创建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空间,留足生态廊道,让市民生活环境日益美好。

(三)遵循社会规律,创造新的治理体系推动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发展,核心是要让所有民众在国家发展中共同承担发展责任、拥有发展机会、分享发展红利,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担负重要责任的大省。治理难度大、建设任务重,必须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包容性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创新民生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在对象上,从特殊群体向大多数民众扩展,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方式上,从“补缺型民生”向适度“普惠型民生”转变,建设民生型政府。纠正唯GDP增长论英雄、唯财政收入增长论政绩的偏向,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建立以服务民生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系,确保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持续增进人民福祉。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让人人均等发展机会。核心是解决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身份之间的不合理差异。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教育事业公平发展机制,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创造城乡平等的就业创业机会。着力构建规则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的体制机制,让每位合法公民,无论社会身份如何,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拥有财富多寡,平等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权利,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更加注重激发活力,让人人参与发展进程。改革发展稳定,人人都是实践主体,是参与者、推动者,不是旁观者。要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最大限度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潜能,做到谋划工作汲取人民智慧、推动发展凝聚人民力量、检验成效接受人民评判。

坚持依法治川。在四川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大、困难和挑战突出的西部大省,要实现协调发展、长治久安,根本要靠法治。去年以来,省委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把依法治省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这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必须咬定目标、持久发力、久久为功。一是用法治方式提高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二是用法治方式完善市场经济。着力推进“五个法治化”:推进市场主体法治化,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推进产权法治化,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类产权权益;推进市场交易法治化,保障合同自由、交易安全,维护公平竞争;推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治化,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投资、财税、金融和生态环保法治化,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强化环保、安全等硬约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升级。三是用法治方式规范社会秩序。用法治文化改造人情文化,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干部群众法律素养,让法治思维形成习惯、深入人心。以法治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秩序,教育引导干部用法律手段处理社会矛盾,教育引导群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正确导向,加快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坚持以文化人。一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本培元。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是民族自信的底气,也是每个中国人需要涵养的底蕴。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传承优秀巴蜀文化,引导民间休闲文化,发展时代先进文化。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必须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凝聚成全民族积极向上的精气神。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传播和弘扬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用世界文明成果启智增慧。一部人类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多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要克服盆地意识,树立世界眼光,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尽快补上短板的心态,主动关注世界、融入世界、研究世界,博采众长、融合创新,用人类智慧文明的火花,点燃四川创新发展的引擎。

三、自觉用“三严三实”修身、用权、立业

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在清醒把握时代脉搏、全面审视党风政风现状基础上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核心在于立严实标尺、树为政新风。这是实事求是思想在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上的重要体现。青年干部要以此为遵循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

第一,坚持真理标准,时刻保持“求是”的精神和定力。“求是”,是对真理的敬畏和遵循,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探索。在当代中国,坚持真理,最核心的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90多年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艰辛探索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引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最大真理。在这个重大真理性认知问题上,必须保持坚毅执着的政治定力。最重要的是弘扬科学精神。要勇于追求新知、掌握科学,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处理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用实践去检验。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指导下进行的,都是“客观反映于主观”的产物,是否正确和能否成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历史和人民来评判。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要登高望远、思前虑后、想深抓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怀,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努力收获去后的“政声民意”。

第二,坚持知行合一,躬身锤炼“善为”的能力和素养。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善于知时谋势。只有对大势洞幽烛微、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事铁画银勾,才能做到因事而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要善于研究和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大势,学会以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来分析,更好地谋划工作、推动工作。要善于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弄明白实事发生的因缘与机理,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这既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也是一切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要善于执行落实。东明书记反复强调,抓落实、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这既是能力检验,也是作风要求,必须在执行上坚定不移、在落实上一抓到底。要认真落实省委“两个意见”,坚持从严治吏,深入反庸治懒,营造作风新常态、从政新常态。

第三,践行群众路线,切实增强“为民”的责任和情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要从思想和灵魂深处贴近群众。始终打牢为民服务的思想“总开关”,摆正主与仆的位置,去掉“官气”、多接“地气”,真正从思想上把群众当亲人,从工作上把群众认可当标准,从行动中与群众同甘苦、一条心,把以人为本内化于心、见之于行。坚持同群众一起苦、一起干、一起过。现在大多年轻干部都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直接面对群众的经验不足,缺乏对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疾苦的体验认知。要舍得把优秀干部放到群众中去增进感情,放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岗位蹲苗历练。青年干部要主动蹲下去、沉下去、融进去,在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砥砺成才。

第四,加强人生修为,自觉坚守“严实”的标尺和底线。“严”是德的要求,“实”是才的体现。培养教育、考核评价、选拔使用、管理监督干部,都要以“三严三实”为标尺、为准绳。青年干部处在成长的“黄金期”,必须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要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操高远从来都是第一位的。青年干部为官从政的路很长,修身做人的路更长,必须始终涵养道德情操,把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要外化为强烈的责任担当。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蜀兴川方略,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困难矛盾相互交织,内外环境错综复杂。青年干部置身其中,必须“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冲劲和闯劲,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智慧和担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要坚守住为官从政的底线。坚守政治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坚守权力底线,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坚守廉政底线,慎独、慎初、慎微,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同志们,当今世界,是一个迅速缩小的世界,国与国、人与人的距离仿佛愈来愈小,我们正处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变革中;当今中国,是一个逐梦奔康的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未如此接近,我们正赶上百年梦想的最后冲刺;当今四川,是一个开放创新的四川,治蜀兴川大业开启、大势已成。青年干部恰逢盛世,躬遇新机,希望大家登高谋远、铁肩担责,求实创新、蹄疾步稳,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中建功立业!

推荐访问:讲话 递进 锤炼 【讲话】锤炼实事求是政治品格——在第三期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班上讲话
上一篇:【讲话】在首批年轻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座谈会上讲话
下一篇:【讲话】范锐平同志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全文完整)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