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年)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01 12:05:0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年),供大家参考。

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年)

 

 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〇一九年十月

 目录 - 1 - 9.2 有利于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47 - - 2 -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名称

 **村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综合整治项目

  2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3 1.3 建设地点

 略

  4 1.4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村内道路硬化 2000平方米; 2、建设排水渠 8000米; 3、道路、广场绿化 7000平方米; 4、建设公共厕所 4座,卫生改厕 431户; 5、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各门户前污水管网)1座; - 1 - 6、建设生态涝池 2座; 7、亮化工程:安装路灯 280盏; 8、建设文化广场 4000平方米;

 9、文化墙 200 米; 10、购买健身娱乐器材; 11、建设老年活动中心 120平方米。

  5 1.5 规划建设进度安排

 根据项目的实施内容、规模和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建设期初步安排为 1年。

 本项目总投资为 1246.19万元。

  7 1.7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改善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使居民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惠及周边村镇的群众,为**村建设美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新家园起到积极作用。该项目建设科学合理,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完备。项目建成后,将对当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影响。综上所述,该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8 1.8 结 论

 项目的开发建设本着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

 - 2 - 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原则。项目的开发建设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项目的建设是积极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的具体体现,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过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3 -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背景 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凝练概括和形象表达。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早在 2003 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强调要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这些重要论述,饱含对农村和农民的深情,为建设美丽乡村指明了方向。

 2018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意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为此,我省提出,将在今后的几年内大力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 - 4 - 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将进一步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效治理垃圾污水乱排乱放等突出问题。一是将重点将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建设垃圾回收设施,配备垃圾清运车辆,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回收利用。二是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实施污水集中处理,人口分散的村庄可采用低能耗工艺分散处理。三是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湿地及涝池恢复建设。四是加大农村改厕力度,大力普及

 卫生厕所。五是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推广节地、节水、节肥种养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六是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整村推进太阳能热水器示范村建设。

 此外,我省还将持续推进乡村生态建设。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小流域治理等成果,保护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森林村庄,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村庄周围、田头地埂开展造林绿化。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努力打造山清水秀地绿、宜居宜商宜创业的美丽乡村。

 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2.1.2政策背景 1、《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到:推动水 - 5 - 电路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尽快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班车、通邮、

 通快递,推动有条件地区燃气向农村覆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以及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强化河湖水系整治,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本项目的实施,加快推动**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2、《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意见》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农村道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供电和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等原因,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仍比较薄弱,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意见》从三个方面对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新格局,通过健全分

 级分类投入体制、完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创新政府投资支持方式、建立政府 - 6 - 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援建等措施,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长效机制。二是完善建设管护机制,通过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机制、加快农村供水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农村电信设施建设向民间资本开放、改进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方式等措施,保障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三是健全定价机制,通过合理确定农村供水价格、探索建立污水垃圾处理农户缴费制度、完善输配电价机制、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等措施,激发投资动力和活力。

 《意见》要求,要强化规划引导作用,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投资环境。

  2 2.2 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满足农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内饮水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2.2.3设是加快发展,改善村面貌的需要 - 7 - 为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村基础设施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本项目的建设是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发展所需。

 2.2.3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项目的实时,改变村庄面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脱贫攻击的具体表现。

 2.2.4项目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农村的发展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大力发展农村建设,有利于广大农民开阔眼界,转变传统观念,有利于开展各种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进行计划生育和法制教育,使农民居民化,提高农民的素质。

 2.2.5 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对实现当地村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域影响力、带动当地各行业发展、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解决当地人员就业问题具有积极重要作用。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 8 -

  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略 - 9 -

  第四章建设规划与工程方案

 1 4.1 指导思想

 4.1.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与人为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整体面貌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突出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全面推进**镇农业和农村工作。

 4.1.2建设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整合社会力量,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坚持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原则。

 从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以农村道路和水利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基础设施等重点难题,把项目落到实处,力求实效。

 3、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来抓,规划和建设既要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

 - 10 - 应,又要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4、坚持广泛参与原则。

 农民群众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工作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动员和鼓励群众出资出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2 4.2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村内道路硬化 2000平方米; 2、建设排水渠 8000米; 3、道路、广场绿化 7000平方米; 4、建设公共厕所 4座,卫生改厕 431户; 5、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各门户前污水管网)1座; 6、建设生态涝池 2座; 7、亮化工程:安装路灯 280盏; 8、建设文化广场 4000平方米; 9、文化墙 200米;

 10、购买健身娱乐器材; 11、建设老年活动中心 120平方米。

 - 11 -

  3 4.3 设计原则及标准

 4.3.1设计原则 1、近、远期相结合,既要满足近期交通功能,又要适应远期交通发展的需要; 2、符规划的要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尽量节约资源,节省造价; 4、在不过多增加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设计标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为项目将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处理好地下管线和地上设施的关系,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设计原则。

 4.3.2设计标准及规范 1、《美丽乡村建设规范》(DB61/T 992-2015);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 年版)》(GJJ37-2012);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 4、《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0、《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路线》(O5MR601); 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 - 12 - 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D32-2012);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 年版)》(GB50014-2006); 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6、以及国家现行的其他建设规范、标准。

 4 4.4 工程方案

 4.4.1道路硬化工程 1、路基设计 设计路段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有机土、杂填土、生活垃圾和含有腐殖质的土。路基范围内树木迁移后,路基深度 1.5m 范围内的树根需清除,并按规范要求分层回填压实。路堤基底为松土时,应作填前压实处理。路段道路两侧采用外放边坡的形式,填方路段边坡坡度为 1:1.5,挖方路段边坡坡度为 1:1。

 2、路面结构设计 自上而下路面结构:

 6cm透水砖; 2cm M10水泥砂浆; 5cm C20细粒式混凝土; 15cm 石灰土(石灰含量 8%,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5Mpa); 总厚 28cm。

 4.4.2排水渠工程 1、处理原则 - 13 -

 水沟工程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充分作好料场、拌和场等施工场地的布置以及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和机具设备的准备工作。应对试验和施工的设备进行检测和试运行,如不符合要求,应予更换或调整。还应作好永久性和必要的临时性排水设施,确保衬砌沟床符合施工要求。

 2、工程建设目标 当今社会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来说,保证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标尤为关键...

推荐访问:村庄 整治 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上一篇:门诊部管理制度【优秀范文】
下一篇: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措施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