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6-12 09:35:0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5篇

【篇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摘要:融资难是困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民营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又起着重要作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企业、银行、国家三方面对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并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民营企业 融资 对策

一、 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800万家,以中小企业为主,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GDP的贡献率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已达74%,而在全部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比率不到30%。众所周知,如果一个经济体不能持续地把资金配置到回报率最高的产业部门和企业,那么经济的增长就会受阻。

中国的民营企业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跟中国目前的融资体系不完善有关。一般来说,我国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以及非正规融资渠道等进行间接融资或直接融资。在间接融资方面,由于小型贷款每笔贷款的单位资金交易成本、审核成本比大额贷款的成本高,而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就是单笔金额要求少但是融资速度要求快,这与银行的贷款成本控制取向是不一致的。同时部分银行对民营企业信贷管理的要求高于对大型国企,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的信贷管理的条件更高,能符合这些条件、具有合格资信等级的民营企业为数很少。其次,在中国还缺乏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银行为了减少风险,贷款通常要求有担保或者抵押,但是,民营企业通常缺乏合适的担保和抵押。目前民营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只能用于填补流动资金的缺口。在直接融资方面,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准入的门槛高,上市成本以及上市以后信息公布的成本,对资金需求量相对小的民营企业来说都是太高,因此,对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无法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多数民营企业难以筹措发展所需的资金,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寻找融资渠道。这些渠道有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企业互保加债转股等。我国民营企业通过非正规渠道吸纳的资金通常占其所有资金的10%。民间融资虽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其利率远高于国家银行贷款利率,这无行中加大了民营企业的成本,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继承家业以及劳动的积累,其份额为62.5%,通过银行贷款等融资手段筹措的资金不足2 0 %。因而,民营企业的融资越来越难。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之所以不容易融到资金,从企业自身原因方面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财务报表反映失真,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按规定建立帐目,即使有也是比较混乱,漏洞甚多,经不起检查,因此金融机构不愿贷款给它们,它们也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融资;
二是担保条件限制,不少民营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无法从金融机构那里借到钱;
三是信用评价不足,有些民营企业信息不明,信用记录不清楚;
四是家庭管理,集中管理。家族企业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尚可,一旦企业上来规模,其决策上的家长制、用人上的唯亲性,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敌。正是上述主观原因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它们往往只能依靠自我积累、慢慢滚雪球,或者通过非正规渠道融资。

再从银行方面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有三个原因:1、中小商业银行的越位经营。我国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补充的间接融资体系中,如果说国有商业银行因长期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和偏向大企业、大项目的发展战略之惯性使然,忽略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商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也重大轻小,厚“强”薄“弱”,将自身的信贷服务对象定位于大中型绩优企业,无疑是明显的越位经营。

2、责任追究与激励机制失调。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不断成熟和改制、改造的需要,各个银行纷纷重点治“质”。对基层行考核总是质量当头,对新增贷款出现风险的行往往“杀无赦,斩立决”,颇有一丑遮百俊之势。同样,对不能如期收回贷款的信贷人员也一般严处,并对贷款责任人实现终身责任制,但当其按时收回贷款时却又很少重奖,甚至没有奖励。如此做法,无疑使基层经营者和信贷人员心有余悸,抑制了其培育、扶持民营企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如,目前虽已开放了贷款利率上限,但大多数基层行和信贷员放款时首先考虑的还是要确保贷款的绝对安全,不可能因为利率浮动幅度扩大能够给银行带来更高的利益去冒更大的风险,所以现行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利率浮动幅度扩大政策失去了发挥效应的基础。

3、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成本高、风险大。

金融业是特殊产业,经营的是资金这样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原则,并将安全性置于首位。国家对金融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经营规则,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流动性,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带来不利后果。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从建立信贷关系、调查、发放、贷后检查和贷后管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金融理论认为,信贷市场是一个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民营企业所涉及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竞争性行业,稳定性差,企业淘汰率高,加上财务报表不规范,银行对民营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将来的赢利前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商业银行将投资的安全性作为经营的基本原则,越来越追求马柯维茨式的有效投资边界,即在既定收益下风险最小化或既定风险下收益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态度并非不愿为,也不是政策不允许,而是不敢为。

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存有偏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公有制经济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政府部门受传统思想影响,对民营企业这种私有化的所有制经济保持了一定的戒备心理,使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关法律一直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中小民营企业得不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以及法律上的保障,这种偏见影响各大商业银行向民营企业投放贷款。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其产生之日起,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国有大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带有明显的政策歧视,并且股票发行额度和上市公司选择受到规模限制。即使目前新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市场,其设置的门槛仍然较高,相对于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其经营规模和管理能力远未能达到要求。因此对于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的民营企业而言,参与社会直接融资仍然是一条难以逾越的坎,而对企业债券的发行更是望尘莫及。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解决好其融资问题。虽然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现实原因,也非短期内所能解决,但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应该为民营企业融资搭建平台,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商业银行必须对民营企业实施积极的信贷导向政策,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1、完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1)银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信贷融资体制。一是通过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改善存贷款期限结构、设置新的协议存款品种等措施来解决贷款结构性矛盾。要充分利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不断完善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保证银行资金投向的科学决策。二是要大力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风险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改进授权授信管理方式,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银企沟通,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实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与自身效益提高的双赢。要研究设计适合民营企业特点和要求的金融产品、授信管理和绩效考核,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及时得到支持。

(2)尽快建立专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
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建立,要依靠民间资本的参股,尤其要吸纳游离于金融体系外的民间资本。这也有助于使民间资本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

(3)发展民间担保公司,给缺乏抵押品的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还可以像外国一样,成立专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机构。如美国的小企业发展局主要功能是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中国的政府也可以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上发挥同样的作用。

(4)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营企业融资领域。在“2005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说,我国民营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另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定点观察的数据,全国农户户均借款来源中,来自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只占26%,而来自私人的贷款则占71%。可见,民间资本的影响不可低估。现在要研究的是如何引导民间资本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更好地发挥作用。设想如下:一、使民间资本作为资本金注入民营企业;
二、使民营资本能组成金融机构或建立投资基金,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果这些金融机构有效率且信用很好,未尝不可以发展为民营商业银行;
三、市民间原来就已存在的互助性的融资形式(如标会、互助会等)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5)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则政的专项资金。二是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向社会直接筹资。三是企业互助基金。我国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发展基金的发展,为基金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

2、构建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1)消除民营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的歧视性待遇。要加大实施“核准制”的力度,让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优质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仅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使资本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得到体现。

(2)健康引导二板市场,优先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当前不仅需要积极健康引导中国的二板市场,而且更需要将场外交易市场作为二板市场的一个市场同时发展,要积极恢复与有序发展一个各种交易主体广泛参与、交易品种数量不断扩展的场外交易市场,以规避高昂交易费用与上市条件对民营企业资本性融资的制约。可以规定在场外交易市场中挂牌的民营企业,一旦其净资产、税后利润、市值或是股价等达到一定条件要求,就可以直接升入主板或是二板市场。

(3)积极吸纳风险投资,积极发展民营企业票据、债券融资。在风险投资的主体中,除了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及创业中心的风险投资外,还应当鼓励民营科技型企业吸纳外资及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同时,依托场外交易市场使民营企业票据、债券融资持续发展,以降低其融资成本,改善资本结构。

(4)企业债券融资。企业债券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理顺企业债券发行审核体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基本上被大企业垄断,应逐步放松规模限制,扩大发行额度。要完善债券担保和信用评级制度,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此外还可适当放开债券利率、丰富债券品种,让企业以其可承受的利率获得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

(5)促进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投资于具有发展潜力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待企业上市之后或者时机成熟时,转让股权,获得高额回报。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官方投资公司和民间风险投资公司结合的办法,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筹资渠道。

3、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健全信用制度体系。

民营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强化信用意识。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信用经济,诚信乃立业之本,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拥有一个畅通的融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能够拥有呢?首先就是讲信用,讲信用不是空话,而是要落到实处。第一,在会计资料处理方面,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具体规则办事,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无误。第二,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要建立财务预算决算制度,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第三,在资金占用上,要求各项资产与占用的资金相互配套,兼顾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保持资产一定的流动性,又保持资产有一定的盈利。第四,在资金往来方面,对于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的各项贷款要按期还本付息,即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要尽一切努力确保还款。在与其他企业或单位的经济往来中形成的应付账款也同样要求讲求信用。总之,良好的信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它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强化民营企业信用意识,增强其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应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建立符合国情而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社会化、专业化的信用征集和信用评级体系并扩大其范围。信用征集体系的建立,可在人民银行已有的银行信贷登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商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进一步进行规范和完善,并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作。定期发布民营企业信用评价信患和信用等级指数,对信用高的民营企业可发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办理承兑汇票、信用证等业务。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筹措资金,还能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防止企业的违法经营,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国有企业有国家信用担保,民营企业的信用则显得不足。因此,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资质评定系统,增加违约成本,区别对待守信和不守信的企业,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信用基础问题。

4、海外上市

对于众多国内民企而言,通过IPO实行海外上市融资也是困难重重。近几年,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小民企上市融资的创新模式。这些模式大多从欧美流传而来,虽然初入中国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但是,对于在“资金夹缝”中挣扎生存的众多中小民企而言,还是看到了希望所在。

(1) APO:颠覆IPO

APO是一种在美国资本市场融资的新方式—Alternative Public Offering,简称APO,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完成与美国OTCBB(场外柜台交易)市场壳公司反向收购交易的同时,实现向国际投资者定向募集资金。民营企业通过这种间接方式,最终实现向股票市场公众投资者销售公司股票的目的。APO虽然和我们常说的IPO只是一字之差,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对于一些中国民营企业来说,APO模式也许会成为最好的选择。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APO可以实现更好的估值,且融资周期短。APO一般三四个月就能完成,而企业付出的费用仅为IPO的一半左右,因此十分适合资金实力不是很雄厚的大量民营企业。

(2)SPAC :“曲线”上市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简称SPAC),是美国金融界为投资者设计的一种基金产品。所谓SPAC,就是对借壳上市的形式进行改造,变借壳为造壳。SPA C把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结合起来,既可以直接上市,又不用负担很多成本,融资也不用长时间等待。

用SPAC方式上市,首先必须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空头支票公司”,通过信托的手段来进行集资。设立这个公司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可供收购的资产或公司。SPAC所指的“特殊目的公司”,实际上是对“空头支票公司”的改革和演变。公司创立者通过投资银行选择一些机构投资者,注入资产到这个特殊目的公司里去,并使其在满足上市最低要求后即刻上市,但同样必须在18个月之内完成并购交易,这整个过程就叫SPAC。

(3)DPO:网络自助融资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一种名为DPO的创新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1994年最先出现在美国,实质是互联网直接公开发行,即证券的发行者不借助或不通过承销商或投资银行公司,通过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发布上市信息,传送发行文件,从而直接公开发行公司的股票。DPO省去了IPO那些繁琐的申报注册程序和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充分利用Internet所提供的跨空间的优势,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直接联系起来。

由于借助了互联网来传递信息,DPO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传统的IPO相比,DPO具有发行的效率高、发行的费用成本低、限制条件少、发行的受众面广信息交流便捷等优势。对上市企业来说,借助于互联网的DPO可以更快捷地得到投资者的信息反馈和股票市场的波动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决策。尽管DPO具有IPO无可比拟的优势,但DPO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缺陷和亟待改进的地方。监管困难、股票交易的有效性难以保证、缺乏活跃的二级市场、难以吸引高质量的投资者等诸多方面,都是影响DPO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融资方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我国可尝试着引进这一融资新方式,通过部分地区的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可加以推广。而在目前,国内民营企业也可尝试在美国资本市场进行DPO。

当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为了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我国现阶段应当加快民营企业的融资体制的改革,解决民营企业内融资难问题。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二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罗玲、柏占超.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6,(7).

[2]、杨念、刘琛.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体制改革途径[J].决策与信息.2006,(9).

[3]、史平.论民营企业融资体制的改革[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8).

[4]、张葵.民企海外上市融资新模式[J].理财杂志.2006,(9).

[5]、蒋政、王琪、韩立岩.融资方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6]、厉以宁.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N].文汇报,2005-11-5.

指导老师:李昉

财务Q0441 陈厚垠

【篇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六个原因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六个原因:  一、担保融资能力不足
  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超过70%的企业选择通过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抵押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存在个体经营,私营经营模式的规模小,负债大,固定资产不多等情况,而且信誉普遍不高,这就使银行在给民营企业贷款时产生了很多顾虑。
  二、担保成本高
  从一些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中发现,目前担保机构融资担保能力不足,企业普遍反映担保费用和融资成本较高,多数要提供抵押物甚至反担保措施,实际操作难度大。在民营企业取得贷款的成本中不仅要支付银行的利息,还要支付各种抵押登记,办证,评估资产所花的费用,还有按银行要求参加的财产保险费用以及风险保证金的利息等。
  三、贷款时间效率低
  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多为临时性资金需要,时效性比较强,对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但是现在的金融机构为了加强风险控制,强化了贷款的审批程序,程序繁杂,往往是贷款批准后已经错失了商机。
  四、民营企业信用观念薄弱,信息不透明
  我国部分民营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诚信意识差,违约率、损失率相对其他企业客户要高的多,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不少企业将贷款资金作为自有资金使用,银行一旦给这样的企业发放贷款就很难到期收回,导致发生在民营企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大型企业。目前,银行中的不良贷款有相当数量就来自于民营企业。再有,很多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薄弱,财务报表透明度较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途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其在贷款过程中无法向贷款机构证明其还款能力。因此,民营企业常常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五、民营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差
  民营企业不像上市公司那样可以上市发行股票直接融资。民营企业要想直接融资很大一部分要靠私人关系,但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而像大的财团在看不到未来的回报时很少会把资金借给你小小的企业,而且现在民间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人们更愿意把钱投入可预见的收益行为中,这就使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行为也不尽人意。
  六、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近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影响,民营企业面临需求下降、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明显增加,资金严重短缺,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金融危机的加剧使一些国外投资公司纷纷撤资,使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化。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方法:  一、打开动产担保融资之门
  在应收账款、存货和设备之类的企业动产融资过程中,经常会发因为生物权引发的冲突,而动产融资却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
  据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相关人士介绍,动产融资登记服务,是通过登记公示支持融资的动产上的权利关系,来预防物权冲突;或者在发生物权冲突的情况下,高效提供公正解决物权冲突的权利排序的证据,即通过物权得到保障的动产对融资的支持,来保障和促进信用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登记的开展也化解了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后顾之忧,有效避免了承租人非法处置租赁物的可能。
  据悉,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根据《物权法》的授权建设。并于2007年10月上线运行的、我国首个基于互联网的动产融资(权属)登记公示平台。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又于2009年7月建成了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支持及对登记业务进行规范管理下,征信中心及其下设专业服务机构依托两个登记系统,提供动产融资登记服务。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用程度
  民营企业在目前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要想通过间接融资从而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信用程度。在这方面,民营企业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通常a级以上信用级别企业的各项指标为:资产负债率低于50%,利息支付倍数达到4倍以上,全部资本化比率在40%以下,资金流量比率在50%以上,存货周转率在4次以上,净资产收益率在8%以上。另外,民营企业还应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还款的信誉程度,大力开拓产品市场,用订单证明自己的实力,并作为抵押。
  三、实现民企与银行信息共享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大弊端在于其领导者出于申请银行贷款、偷漏税等目的,随意编制不同的会计报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国家监督以制止多套报表现象,就必须实现对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共享,即政府的经贸、财政、税收、金融、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公安等有关部门共同探索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与共享机制。为此,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工具,在政府有关部门间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并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交流与共享,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制止多套报表现象,而且可以强化民营企业财务基础工作,推动财务管理现代化。
  四、强化管理工作,建立规范财务管理系统
  努力转变为具有先进管理经营理念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上要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建立现代新型的管理模式。在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方面民营企业不仅要充分吸取家族式管理模式灵活高效优势,而且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果敢地抛弃旧的管理模式,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走向股份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建立起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型的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模式。着重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要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学习培训,造就有现代管理意识的管理者。建立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民营企业融资的风险:  1、管理监督机制缺位,形成道德风险
  有些民营企业在获取大量、高额的银行贷款后,或蚂蚁搬家,或瞒天过海,将资金抽逃、转移到外地,甚至国外,然后逃之夭夭,使银行追债无门,造成“金融地震”。
  2、信息传递不对称,形成数据风险
  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融资,美化报表,向银行提供含有大量虚假信息的审计报告,增加了银行甄别信息真伪的难度。
  3、经营行为不规范,形成投机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资金的流动性风险。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企业的老板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企业在不同程度上等同于老板个人,员工处于被动的“打工者”地位,参政议政意识薄弱。企业的经营方式、策略完全取决于老板个人的兴趣偏好和能力水平。
  4、品行操守的不确定性,形成法律风险
  给企业经营与生存带来致命的打击。还看了
1.民营企业融资难在哪里
2.试论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策略
3.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探析
4.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什么
5.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篇三】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作者:万四平

作者机构: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ISSN:1672-2728

年:2007

卷:005

期:004

页码:66-68

页数:3

中图分类:F276.5;F832.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政策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一是内部受制于其本身的先天不足,二是外部受制于国家政策环境、市场风险的影响.民营企业要走出融资难的困境,自身需增强资本实力,政府也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经济定位的法制建设,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为其上市营造良好的环境.

【篇四】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作者:牛大山
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32期

        【摘要】文章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融资难 治理结构 融资形式

        

        一、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低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1.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产品的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效益低下;2.普遍存在财务管理混乱、信息披露不规范、会计工作不完善等现象;3.始终未能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积累的机制,没有长远规划,短期行为很严重;4.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偷税漏税,拖欠货款,信誉级别低,影响融资;5.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改制、重组、破产、倒闭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监督,甚至出现了人为造成银行贷款的呆账现象。

        (二)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先天性缺陷导致了贷款成本比大企业的贷款成本高

        国有中小企业一般是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的,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管理受地方政府的干扰比较大。民营企业一般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式企业,代理成本低,甚至没有代理成本,不需要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但是这两类企业发展到较高的层次和规模扩大以后,其先天性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如任人唯亲、专横跋扈、官僚作风、家长作风,家族与非家族企业成员之间的矛盾,经理人的亲信和一般职员之间的矛盾,就会变得日益尖锐,诸如此类的缺陷不利于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使企业难以成长壮大。银行不能通过对其发放贷款,从而建立起优质客户,因此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另一方面,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对贷款的需求特点是贷款要得急、成本高、频率高、数量大、风险大,这样,向银行贷款就更难了。

【篇五】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信用增进”纾困民营企业融资难

作者:孙红[1];佟连洪[2];才大为[2];夏建邦[2];

作者机构:[1]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2]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中心支行;[2]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中心支行;[2]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中心支行;

来源:当代金融家

年:2019

卷:000

期:001

页码:P.116-117

页数:2

中图分类:F279.24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信用信息披露;民营企业;融资难;企业信用信息;信息提供者;监管机构;监管手段;多渠道

摘要:结合监管机构自身职能,有效规范信用信息提供者行为,通过监管手段提高信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全面性,多渠道提升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等级。

推荐访问:瓶颈 民营企业 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及相关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上一篇:2022属灵生命基督教讲章【完整版】
下一篇:纪检工作体会和感悟收获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