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品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找准着力点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01 08:45:0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贾品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找准着力点,供大家参考。

贾品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找准着力点

 

 贾品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找准着力点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贾品荣表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前提下,一二三次产业更加重视发展质量,是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实现产业升级、能够显著提高产业效益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须实现从注重要素投入到关注要素生产率和优化配置转变,从重视高增长行业到关注产业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变,从关注产业增加值单一维度向同时关注生态环境质量等多个维度转变,从产品处于国内质量阶梯前沿向产品接近世界质量边界转变等四个转变。对此,一是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 5G 基站建设,加快智能机器人发展,加速大数据平台建设,助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带动产业升级改革。二是不断提高企业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水平。三是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四是继续加强产业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绿色发展重点在于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治理。五是持续推动产业开放合作。加快实现制度开放,是产业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六是共享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产业共享发展的核心在于保障就业稳定和提高劳动者报酬。

  摘编自《光明日报》

  【毛世平、张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毛世平、张琳认为,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业农村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突出短板,“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和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禀赋特征仍将是长期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经济社会转型、消费升级等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出更高需求,但农业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尚未能同步调适,“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为基本前提,以实现食物安全、营养健康、绿色低碳、有韧性和包容性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安全保障力、产业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首先要筑牢粮食安全基本盘,端稳中国人饭碗。在耕地保护、加大投入、技术支撑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其次要推动“三链”协同升级,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再次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最后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搭建国家粮食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平台,遵循“精准识别、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分级控制”的思路,全面构建“全产业链风险—全过程管理—多层级联动”的风险管控体系。

  摘编自《经济日报》

  【赵忠龙:推动数字经济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

  云南大学法学院赵忠龙指出,数字经济发展越快,越离不开法治

 的规范和引导。我们要聚焦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法律问题,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权利义务,合理配置资源。在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中,确定数据要素的权利归属,对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数据要素的权利归属明确下来之后,数字经济发展中数据要素的流动、利益的分配、经济组织形式的融合创新等就有了明确方向;另一方面要完善监管规则,促进创新创造。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技术领域立法,及时跟进研究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与数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领域的法律制度,抓紧补齐制度短板,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规则依据。此外,还必须要营造法治化环境,保障公平竞争,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各类数字经济主体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数字经济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摘编自《人民日报》

  【许召元:扩大内需关键要让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指出,近期经济形势已出现明显回暖迹象。伴随系列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形势将会进入企稳回升的新阶段。不过,这种企稳回升态势依然较为脆弱,长短结合着力扩大内需仍是促进经济好转的重要任务。扩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需求分为外需和内需两个方面,其中扩大内需

 有两个重点,一是扩大投资需求,二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此,可以通过一些短期、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实施,比如消费券,降低汽车购置税、促进住房消费等,但根本措施还是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只有充分且高质量的就业才能带动居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快提高,从根本上提升扩大消费需求。而广大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体,因此需要更好地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这就意味着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讨论出台系统性的引导支持措施,全面降低中小微企业物业成本和房租成本;另一方面要系统性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具体政策方面看,一是需要进一步鼓励金融创新,比如增加供应链金融等,二是在金融行业内部引入更多竞争,提升金融行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三是减少低效、无效的资金需求,包括减少无效和低效的基础设施投资等。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李响、齐欣:大力破除壁垒,推进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响、中国科学技术馆研究员齐欣指出,科学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组成部分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维度。为了适应人们越发多元化、多层次的科学文化需求,科学文化基础设施不仅要在内容上凸显特色和价值,因地制宜地传播丰富的科学文化内容;还要在发展路径上不断探索数字化、区域化等新模式,使文化载具永葆生机。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科技馆等基础设施数量显著增长,服务观众数量持续增多,但从机制上看,现有政策之间条块分割现象明显,科技、文化场馆间缺乏有效联动;从历史上看,

 我国科技馆的建设发展源自北美“科学中心”模式,近 20 年间集中快速发展,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众馆一面”现象;从理论上看,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还缺乏扎实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对此,首先,应不断加强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之间的跨界融合。科普基础设施和文化基础设施都需要摒弃科学与文化各自为政的传统工作理念,增强自组织的意识,用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高要求取代原本的专业性低要求。其次,应提升科学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各地应深挖当地科技发展历程,总结科技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保证传播内容接地气,易于被公众所共情和接受。最后,应通过提升学术研究与原创性展品开发,着重加强基础设施自身建设。在持续提升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本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国际水平与中国特色并重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向国际输出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中国智慧。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光明网记者郑芳芳整理)

推荐访问:着力点 高质量 找准 贾品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找准着力点 既形成高品质产业供给
上一篇:2022年民政局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置预案(精选文档)
下一篇:制造企业安全综合治理初探(2022年)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