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心得体会推荐3篇【完整版】

来源: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9-25 14:50:07

《》阅读心得体会推荐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学时学分:总学时54实验学时54实验学分1.5开出时间:三年级5学期适用专业:化学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心得体会推荐3篇,供大家参考。

《》阅读心得体会推荐3篇

《》阅读心得体会推荐篇1

高分子化学实验

课程性质: 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

学时学分: 总学时 54实验学时54实验学分 1.

5开出时间: 三年级 5 学期

适用专业: 化学教育专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1 个 20学时

大纲主笔人:宋建华主审人:徐敏

一、课程简介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训练,巩固并加深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掌握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近代大型仪器的性能及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控制实验条件、采集实验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及撰写科学报告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具有独立工作的本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高分子化学实验》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

1、掌握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手段熟悉高聚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理解高聚物化学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会重要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技术和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

2、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方法,从而加深对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特殊实验操作的掌握,对学生进行实验工作的综合训练,使之具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培养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的基本任务是:

通过严格的、定量的实验研究聚合物的合成和化学、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使学生既具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又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实现学生由学习知识、技能到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为化学专业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 对学生进行实验工作的综合训练,使之具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培养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2、 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实验前学生应事先认真仔细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并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技术,实验操作的次序和注意点,数据记录的格式,以及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等。指导老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进行必要的提问,并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达到预习要求后才能进行实验。

2、学生进行实验后应检查测量仪器和试剂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并作好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记录当时的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原始数据,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积极主动的探求科学规律。

3、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将原始记录交教员签名,然后正确处理数据,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

1实验的目的要求、简明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具体操作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及参考资料等。其中实验讨论是实验报告的重要部分,教员应引导学生通过这一部分反映出学生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解释,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进行该实验的设想。

4、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要求:设计实验不是基础实验的重复,而是基础实验的提高和深化。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实验课题,应用已经学过的物理化学实验原理、方法和技术,查阅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理的仪器设备,组装实验装置,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并以科学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方式及要求

实验分为二个环节,首先做5个验证性高分子化学实验(20学时),5个验证性高分子物理实验(20学时),1个综合实验(16学时),1个设计性实验(16学时)。设计实验的程序

选题由老师提供的设计性实验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或者自己确定实验题目。

查阅文献查阅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仪器装置等方面的文献,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综合、归纳等。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包括实验装置示意图、详细的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药品清单等。

可行性论证在实验开始前一周进行实验可行性论证,请老师和同学提出存在的问题,优化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提前一周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仪器、药品等的准备工作。

实验实施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实验现象,考察影响因数等,反复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 数据处理综合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按论文的格式写出有一定见解的实验报告并进行交流答辩。 设计实验的要求

1、所查文献至少包括一篇外文文献。

2、学生必须自己设计实验、组合仪器并完成实验,以培养综合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法及评价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因此有必要进行考核。考核以平时实验为主,学期结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为时1小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等作综合评分占50%;合起来为总评成绩。

五、主要仪器设备

SWQ-Ta智能数字恒温控制器、SYP型玻璃恒温水浴、电子天平、减压蒸馏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简单蒸馏装置、粘度计、电动搅拌器等。

六、配套教材或指导书

何卫东编.高分子化学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编,高分子实验技术(修订版)199

3七、实验项目的设置

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简介

项目一: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与性能分析(设计性)(宋建华老师)

1、 指导思想

以水性涂料逐渐取代油性涂料是目前全世界涂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其原因是受有机挥发物(VOC)排放量的限制。水性涂料的优点是以水为溶剂,因而可以避免采用有机溶剂带来的可燃性、毒性,以及高成本和施工条件等种种不利因素;除此之外,水性涂料有优良的防锈性,可用于金属表面,其光泽接近一般溶剂漆,稳定性也较好。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是以水为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乙烯基磺酸钠(SDS;DNS86)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分步引发的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A-151-St-BA-MAA /SDS-DNS86/H2O)乳液。

2、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首先考察温度、不同配比、乳化剂含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乳化剂用量—粘度曲线、乳化剂用量—粒径分布曲线、固含量—粒径分布曲线、固含量—粘度曲线、固含量—吸水率曲线;其次对提高乳液固含量进行了研究,固含量最高可达60%左右;最后用IR光谱对各种乳液成膜进行了结构表征,用TG对各种乳液成膜进行了热性能分析,用DSC测定了各种乳液成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实验要求:所查文献至少10篇,其中包括一篇外文文献;学生必须自己设计实验、组合仪器并完成实验。

3、涉及的内容或知识点

本实验主要涉及高分子化学及实验中关于自由基乳液聚合的知识点;还有水性涂料的知识点。

4、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题目;学生查阅资料, 自行设计方案、拟定实验步骤, 经老师指导,完善和确定方案,再独立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或小论文。

《》阅读心得体会推荐篇2

教学大纲

1、 一般信息

课程代码:【110821】 课程学分:【3学分】 总学时数:【48】

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纺织化学、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纺织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 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院系:材料学院

使用教材:【高分子化学】,余木火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2、 课程简介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反应的一门科学,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四大化学为基础,同时也为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反应动力学、聚合方法,以及合成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的化学反应等内容。并在如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 在教学中将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高分子化学教学网页上对高分子科学的研究前沿及其研究热点进行深入潜出的介绍,使同学们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高分子科学的研究动态。

 作为工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教学中将对高分子工业及其产业经济进行深入潜出的介绍,使同学们建立以经济的角度考虑材料工业生产技术的基本思考方式。

 教学中将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专业上培养同学们牢固地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知识,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对部分同学将结合材料学院的科学研究以及开放实验室开始进行科学改造,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高分子科学研究的能力。 3. 选课建议

该课程要求学生已熟练掌握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知识,建议本科二年级以上选修。

4.教学大纲

教 学 大 纲

一、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1.2 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分类及比较 1.3 聚合物的分类及命名

1.4 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1.5 高分子科学和工业的发展简史(自学)

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 1.高分子基本概念:

 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

 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

 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  聚合物结构多分散相

 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及其相关结构

2、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分类;连锁聚合、逐步聚合的比较、高分子化学反应。 3.聚合物的分类

按聚合物的来源分类

按聚合物的性能分类

按聚合物主链结构分类

按反应分类

按聚合物分子链形状分类 4. 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熟悉内容】 1.系统命名法

2、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3.高分子化学发展历史

4、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讨论内容】

1、 高分子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关系,特别是有机化学反应与高分子合成反应的关系(相同点和不同点);

2、 结合高分子科学的前沿研究课题,讨论高分子化学科学的发展方向;

3、 结合高分子工业现状,讨论目前哪些地方没有使用高分子材料、为何不用、是否可能被高分子材料代替?建立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特性的概念。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8学时)

2.1 逐步聚合反应的分类 2.2 官能团的反应活性 2.3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的机理 2.4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动力学

2.5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 2.6 线形聚合反应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7 体型逐步聚合 2.8 交联反应和凝胶点

2.9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及其主要聚合物介绍

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

1. 逐步聚合的基本概念:

官能团、官能度、线形缩聚、反应程度、当量系数、摩尔分数

体型缩聚、无规预聚物、结构预聚物、凝胶化作用、凝胶点

2. 逐步聚合反应的分类及典型聚合物的命名 3. 逐步聚合反应的特征 4. 逐步聚合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5.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的聚合度及聚合度控制 6. 体型聚合物反应

7. Carothers法计算体型逐步聚合反应的凝胶点 8. 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比较

9.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及其重要聚合物的介绍

【熟悉内容】

1、 线形逐步聚合动力学 2.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3、 影响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因素 4.统计法计算体型逐步聚合反应凝胶点 5. 逐步共聚合 6. 共聚反应的类型

【讨论的内容】

1、 结合高性能聚合物的发展,讨论芳环、杂环有机化学反应在合成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中的地位与作用。重温有机化学,大胆设想新型聚合物产品及其合成反应。

2、 结合PET生产工程,建立大规模生产聚合物的工程概念、生产成本概念、大规模经济概念。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10学时)

3.1 自由基化学及单体的聚合能力 3.2 自由基聚合机理 3.3 链引发反应 3.4 聚合反应动力学

3.5 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3.6 链转移反应、阻聚反应及阻聚剂 3.7 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及其重要产品介绍

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

自由基化学

自由基结构、活性及其化学反应

自由基聚合的基本概念:

聚合熵、聚合焓、聚合上限温度

引发剂半衰期、残留分率、引发效率、诱导效应、笼蔽效应

自动加速现象、凝胶效应、沉淀效应

动力学链长、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阻聚现象和缓聚现象

单体聚合能力:热力学(△E, △S,T,P);

动力学(空间效应-聚合能力,电子效应-聚合类型)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及特征

常用引发剂的种类和符号、引发剂分解反应式、引发剂分解速率的表征方法(四个参数)、引发剂选择原则

自由基聚合动力学:

聚合初期:三个假设、四个条件、反应级数的变化、影响速率的四因素(M,I,T,P);聚合中后期反应速率的研究:自动加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理论分析;

聚合反应类型

相对分子质量:动力学链长的计算、聚合度及影响其的四因素(M,I,T,P)

链转移:链转移类型、聚合度、动力学分析

自由基聚合的四种实施方法

【熟悉内容】

1、 热、光、辐射聚合 2. 聚合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3. 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 4. 自由基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讨论内容】

1、 活性自由基聚合, 2. 高分子工业与石油工业, 3. 高分子工业产业链

4、 乳液聚合的进展、环境保护、高分子纳米材料。

第四章 离子型聚合 (4学时)

4.1 离子型聚合与自由基聚合的比较 4.2 活性阴离子聚合反应

4.3 阳离子聚合反应及活性阳离子聚合 4.4 基团转移聚合

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

1、 离子聚合基本概念:

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活性聚合、异构化聚合

2、离子聚合的特征和聚合机理 3.

离子聚合的典型单体

4、

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引发剂的引发反应 5.

离子聚合速率的因素

6、原子或基团重排的阳离子异构化聚合 7.

活性聚合的条件及动力学

8、

典型聚合物的合成及活性聚合在高分子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讨论内容】

1、 通过活性阳离子聚合的发现过程,说明科学发现并不是高不攀,鼓励同学们大胆想象、培养创新能力:从有机化学反应出发,寻找是否还有新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高分子新品种。

第五章

配位聚合 (4学时) 5.1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 5.

2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 5.3 Ziegler-Natta催化剂 5.4 乙烯和丙烯配位聚合 5.5 二烯烃的配位聚合

5.6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

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

1、 配位聚合基本概念:

配位聚合、络合聚合、定向聚合、立构规整形聚合物、

Ziegler-Natta催化剂、单金属机理、双金属机理

2、 聚a-烯烃、聚二烯烃的立体异构式

3、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组成、性质及配位聚合催化剂聚合机理 4. 乙烯和丙烯配位聚合的催化剂、聚合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特性

【熟悉内容】

1、 单金属、双金属机理内容;影响Ziegler-Natta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2、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现及其对聚烯烃合成的贡献 3.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与聚合物性能之间的关系;立构规整度的测定

【讨论内容】 茂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及其意义,再次说明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科学与工业中的重要性。 稀土催化剂

第六章 开环聚合 (2学时)

6.1 概述 6.2 环醚的聚合 6.3 内酯的聚合 6.4 环酰胺 6.5 N-羧基a-氨基酸酐 6.6 其它有机杂环单体的聚合 6.7 环烯烃的异位聚合

6.8 无机或部分有机环状单体的聚合 6.9 开环聚合主要产品介绍

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

1、 环状单体的开环能力,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环状单体开环聚合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

2、 环醚的开环聚合,环氧丙烷和四氢呋喃的开环聚合 3. 开环聚合主要产品

【熟悉内容】

1、 N-羧基a-氨基酸酐 2. 其它有机杂环单体的聚合 3. 环烯烃的异位聚合 4. 自由基开环聚合

【讨论内容】

1. 在高分子工业中为何只有少数的聚合物通过开环聚合制

备,结合有机化学知识想象新的环壮单体及其采用开环聚合的新聚合物

第七章 共聚合 (6学时)

7.1 引言

7.2 共聚物的组成

7.3 共聚物组成和转化率的关系

7.4 共聚组成方程及共聚物组成曲线的讨论 7.5 共聚组成的序列结构 7.6 自由基共聚及离子型共聚 7.7 嵌锻共聚物及高分子合金

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

1、 共聚合基本概念:

无规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竟聚率、恒比点、共聚物的分类和命名

2、 二元共聚组成微分方程推导及以下两方程的物理意义及使用场合

3、 理想共聚、交替共聚、非理想共聚(有或无恒比点)的定义,根据竟聚率值判断两单体对的共聚类型及共聚组成曲线类型、序列结构

4、 共聚组成控制方法

5、 单体和自由基活性的表示方法,取代基的共轭效应、极性效应及位阻效应对单体和自由基活性的影响

6、 Q-e值的物理意义,如何通过Q、e值判断两单体的共聚情况,Q-e方程的优点与不足

7、 自由基共聚与离子型共聚的比较

【熟悉内容】

1、 影响竟聚率的因素和竟聚率测定方法 2. 共聚物链结构和序列分布 3. 多元共聚

4、 嵌锻共聚物及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

【讨论内容】

1、共聚物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典型共聚物的突出性能

第八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4学时)

8.

1聚合物的反应性及影响因素 8.2 纤维素的反应 8.3 聚乙酸乙酯的反应 8.4 卤化反应

8.5 芳香烃的取代反应 8.6 环化反应 8.7 交联反应 8.8 接枝共聚物 8.9 嵌段共聚物 8.10 功能高分子

8.11 聚合物的降解、老化及环保

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

1、 聚合物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几率效应、邻近基团效应

2、 聚合物与小分子反应活性的比较及影响因素 3. 典型的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聚乙酸乙酯的反应

芳香烃的取代反应

4、 聚合物交联反应:橡胶的硫化、饱和聚烯烃的过氧化物交联 5. 典型聚合物的热降解反应:PMMA, PE, PP, PVC, PS等

【熟悉内容】

1、 纤维素的反应、卤化反应、环化反应 2. 光致交联固化 3. 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自由基接枝聚合:ABS、HIPS、大分子单体合成接枝共聚物

离子型接枝聚合

4、 聚合物老化机理及老化的防止与利用 5. 功能高分子的定义及主要种类

【讨论内容】

1、 活性聚合等在合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制备进展; 3. 高分子材料与环保

第九章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及其利用 1. 多糖类高分子

2、 橡胶与古塔波胶(杜仲胶) 3. 蛋白质

二、课程内容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

“高分子化学”重点是自由基聚合和逐步聚合两章。自由基聚合和逐步聚合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聚合机理,即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因此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另外,自由基聚合的理论比较成熟,且应用面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本章的学习对连锁聚合的其它章节具有指导作用。学习难点是自由基共聚合和配位聚合两章,自由基共聚组成的瞬时性比较难理解和想象,自由基多元共聚和配位聚合的研究尚不完善,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是机理论述深度不够,只能做一般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新的聚合方法、聚合反应、聚合物品种等不断出现。这部分内容,尤其是涉及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的问题,应该根据发展及时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以扩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三、考试方式

1、 考试成绩由平时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组成。 2. 高分子化学试验在材料科学试验中记录成绩

《》阅读心得体会推荐篇3

高分子化学心得体会

在未学习高分子化学以前,对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停留在涤纶、橡胶、纤维、树脂等这一些常见的化合物上,对高分子化学的认知就是我们有机化学所讲述的聚合物之间的加成、缩聚之类。学习了高分子化学之后,让我了解到现在的高分子科学的研究十一高分子化学为基础,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改性等,为高分子科学研究提供新生化合物、为国民经济提供新材料及合成方法。而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由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到了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生物医学高分子等领域。下面我就本学期以来自己对高分子化学主要内容的学习的心得体会做一简单地总结

一、 对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认识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

所谓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所谓“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值。对于不同种类的高分子化合物而言,具备高分子材料特殊物性所必需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限各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a.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而且具有多分散性,一般高分子化合物实际上都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具有统计平均意义;b.化学组成比较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c.分子形态多种多样;d.物性迥异于低分子同系物,尤其是具有黏弹性。

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A. 按照来源分类

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天然高分子如云母、石棉、石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等;合成高分子如聚乙烯、尼龙-66、涤纶等。

B. 按材料用途分类

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和功能高分子等6大类。 C. 按主链元素组成分类

a.碳链高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如聚乙烯);b.杂链高分子(主链除碳原子外,还含有O、N、S等杂原子。如聚酰胺等);c.元素有机高分子(主链不含碳原子而由Si、B、Al、O、N、S或P等原子组成,不过侧基由C、H、O等原子组成的有机基团。如硅橡胶)。

D. 按聚合反应类型分类

按Carothers分类法,将聚合反应分为缩合聚合反应和加成聚合反应两大类。由此将其生成的聚合物分别归类为缩聚物和加聚物。

E. 按化学结构分类

参照与之对应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可以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为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烯烃等类型。

F. 按聚合物的热行为分类

按照聚合物受热时的不同行为,可分为热塑性聚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 G. 按相对分子质量分类

按照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一般分为高聚物、低聚物、齐聚物和预聚物等。

二、 对高分子的合成机理的认识

按照聚合反应机理,可将聚合反应分为逐步聚合反应和连锁聚合反应两大类。逐步聚合反应主要包括逐步缩合聚合反应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按照引发烯类单体进行聚合反应活性中心的不同,连锁聚合又可分为自由基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配位型聚合反应。

1、 逐步聚合反应

A.逐步聚合反应单体类型

a.单体通式:a–R–b,反应类型均缩聚反应,产物均缩聚物,如–羟基酸[HO(CH2)5COOH];b.单体通式:a–R–a + b–R"–b, 反应类型混缩聚反应,产物混缩聚物。二元酸–二元醇[HOOCC6H4COOH + HO(CH2) 2OH;c.单体通式:a–R–c ,如–氨基醇[ H2N(CH2) 5OH]等。 这类单体的两种官能团之间不能相互作用;仅能参加别的单体进行的均缩聚或混缩聚反应而不能单独进行聚合。反应类型共缩聚反应,产物共缩聚物。

B.体型缩聚反应凝胶点的计算 a. Carothers 方程: b. Flory凝胶点:

2、 自由基型聚合反应

自由基的产生方式:弱共价键的均裂和具有单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除此以外,还有加热、光照和高能辐射等。

a. 典型弱共价键的均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

b. 链转移终止反应

链转移反应对相对分子质量影响不大,转移的结果是自由基的数目不变,但其活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主要包括有自由基向单体、向引发剂、向溶剂、向大分子以及向阻聚物质的转移等五种。

c. 自由基反应特点: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存在自动加速过程 d. 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的推导,有如下假设:等活性假设、长链假设、稳态假设、无副反应发生。

其中:r1、r2为竞聚率,f1为某一瞬间单体M1在单体总量中的摩尔分数,f1=1-f2

3、 阴离子型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是以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对为活性中心的一类连锁聚合反应。多数情况下α-烯烃的阴离子活性中心是碳负离子或离子对,一些羰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也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其活性中心是氧负离子或离子对。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单体:a.带吸电子取代基的-烯烃;如丙烯腈类、丙烯酸酯类等。B.带共轭取代基的-烯烃;主要有苯乙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c.某些含杂原子(如O、N等杂环)的化合物;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四氢呋喃等,既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也可以进行阳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引发剂:a.碱金属烷基化合物如正丁基锂(LiBu)等;b.碱金属如Li, Na, K等;c.碱金属络合物如萘钠、苯基锂等。其中以丁基锂和萘钠最为重要也最为常见。

a. 碱金属烷基化合物引发

b. 碱金属引发

c. 碱金属配合物引发

阴离子聚合反应特点:快引发、慢增长、不终止(限定体系纯净时)。

4、 阳离子型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单体:a.带推(供)电子取代基的-烯烃; B.带共轭取代基的-烯烃和共轭二烯烃; c.某些含杂原子的化合物,既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也可以进行阳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属于亲电试剂,包括之子算、路易斯酸和高能辐射等3类。不同阳离子引发剂链引发通式:

a. 质子酸引发

b. 路易斯酸引发

阳离子聚合反应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链增长反应中常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排。

5、 配位离子聚合反应

配位聚合和定向聚合分别着眼于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物立体结构。

立构规整性聚合物的定义:含一种或两种构型的结构单元以单一顺序排列的大分子。

典型的配位聚合物:聚丙烯(配位阴离子聚合)。

三、 总结及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建议

学好高分子化学,重在要有兴趣,培养学习兴趣能够使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问题,或通过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与高分子化学有关的问题,均能使我们能更近一步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逐步建立起学习兴趣。 我认为老师在讲课时可以不全按照PPT来讲述,可以穿插一些老师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经验,生动的讲一些和高分子化学有关的实际应用有关的事例,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学习高分子化学的兴趣。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推荐 阅读 阅读心得体会读后感 10篇阅读心得 阅读心得体会专用300字 阅读心得体会范文 十篇阅读心得体会200字 阅读心得体会1000字左右 阅读心得参考 阅读心得体会两篇
上一篇:2023年小学生读心得体会优质10篇
下一篇:《》读书心得体会7篇(全文完整)

Copyright @ 2013 - 2018 小艾秘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艾秘书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